课件编号15846267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第4课时《笔算乘法(不进位)》说课课件(含教学反思)(共19张PPT)

日期:2024-06-01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91次 大小:660877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人教,19张,反思,教学,课件,笔算乘法(不进位)
  • cover
(课件网) 第四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第四课时《笔算乘法(不进位)》说课 一、说教材 《口算乘法》是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的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口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是让学生掌握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并能快速正确的口算。新课程指出现在的课堂教学应该营建一个和谐的课堂氛围,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而我认为新型的师生关系落实在课堂上,就是应该让学生在拥有尊严的环境下愉快地学习。由于学生有前面口算的基础,所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对于他们来说并不难,因此课堂上我主要让学生自学。在新课之前,我首先带领学生复习了以前所学过的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口算的方法。然后让学生自己观察情境图发现图中的数学信息并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再让学生自己找出口算方法。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不仅要让学生会做题,更要培养学生的总结能力及延伸知识的能力。 二、说学情 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不进位)这一内容抽象性强,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如果单凭想象和思考较难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设计者认为教师应以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为基点,在多次铺垫联系中,深刻体会点子图的作用,唤醒、激活学生的“数形结合”意识,从而成功实现数与形的完美结合。 三、说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不进位乘法的笔算方法。 2.理解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乘第一个因数的多少个“十”,乘得的数的末位要和因数的十位对齐。 四、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能正确地进行笔算乘法。 教学难点 解决乘的顺序和第二部分积的书写位置的问题。 五、说教学法 教法:   1、引导自学法。   2、引导发现法。   3、组织讨论法。   4、组织练习法。   5、创设情境法。   6、引导探究法。 学法:   1、自主发现法。   2、小组合作交流法。 六、说教学过程 环节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 2.开火车进行口算练习。 40×20 60×20 80×40 400×70 12×30 12×40 44×20 230×2 70×3  11×400 3.笔算练习。 完成练习十的第2题。(小组比赛) (1)学生独立笔算。 (2)小组校对。 (3)学生讨论交流计算方法。 (4)说说笔算乘法要注意什么? 4.正误辨析。 完成练习十的第3题。让学生判断正误,并进行改正。 环节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完成练习十第4题。 (1)引导学生看图,获取信息;把图上的意思完整的说一说。 (2)独立列出算式,并用竖式笔算。 (3)全班交流。 2.独立完成练习十第8题。 环节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独立完成练习十第5、6、7题。 环节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说说这节课有什么收获?笔算乘法要注意什么? 七、说板书设计 良好的板书是一门教学艺术,为了使教学内容更形象精炼的展现给学生,强化知识,促进思维。因此我的板书设计如下: 14×12=? 八、说教学反思 1.在丰富感知中,内化对点子图的需求。 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不进位)这一内容抽象性强,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如果单凭想象和思考较难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设计者认为教师应以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为基点,在多次铺垫联系中,深刻体会点子图的作用,唤醒、激活学生的“数形结合”意识,从而成功实现数与形的完美结合。 2.在“数形结合”中,探究算理及算法。 数形结合是数学中一种非常重要的思想方法。它是将抽象的数学语言与直观的图形结合起来,使代数问题几何化或使几何问题代数化,为问题的解决提供简捷明快的途径。 (1)在点子图上刻画思维轨迹。 借用点子图,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思路真实地展示在图中。且点子图的表现形式直观简单,便于学生理解乘法的意义和算理;在探究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