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5863796

2023年中考化学导图式知识手册:专题六 碳和碳的氧化物

日期:2024-05-20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素材 查看:33次 大小:88434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2023年,中考,化学,图式,知识,手册
  • cover
专题六 碳和碳的氧化物 碳的单质 1.碳单质的物理性质比较 碳单质 石墨C 碳原子构成 金刚石C 碳原子构成 C60 C60分子构成 微观结构 物理性质 深灰色的有金属光泽不透明的细鳞片状固体,耐高温,质地较软,有滑腻感,有良好的导电性。 无色透明的、正八面体形状的固体。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 用途 作电极或电刷、石墨炸弹、制铅笔芯、做坩埚,作机械高温润滑剂 制装饰品(钻石)、制钻头、切割大理石、玻璃 用于超导、催化、 材料科学等领域 性质差异 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差异大的原因: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无定形碳 ①木 炭:有疏松多孔结构,具有吸附性,用于除去食品和工业产品里的色素, 作冰箱去味剂等。 ②活性炭:活性炭的吸附性比木炭强。用于防毒面具滤毒罐中过滤毒气, 制糖工业中白糖脱色,用于净水器、冰箱除味剂,环保活性炭包等。 ③焦 炭:用于冶炼金属。 ④炭 黑:制造黑色染料,油墨,油漆等,添加到橡胶里做补强剂,增强耐磨性。 二、碳单质的化学性质 1.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 2.可燃性(作燃料) 反应物 氧气充足,碳完全燃烧 氧气不足,碳不完全燃烧 C + O2 点燃 CO2 2C + O2 点燃 2CO 质量比 3 : 8 3 : 4 结论 反应物相同时,若反应物的用量不同,则生成物不同 3.还原性 实验 注意 事项 ①火焰加金属网罩的目的:集中火焰,提高温度。 ②实验结束后,先撤出导气管,再停止加热的目的:防止石灰水倒流炸裂热的试管。 ③待试管冷却后再把试管中的粉末倒出的原因:防止热的铜接触空气又被氧化。 实验装置及现象结论 ①黑色粉末逐渐变成光亮的红色; 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结论:生成了红色的铜和二氧化碳 化学方程式C + 2CuO 2Cu+CO2↑ 三、氧化还原反应 1.分析 2.碳与二氧化碳反应:C + CO22CO(吸热反应) 四、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工业制二氧化碳 煅烧石灰石: CaCO3高温CaO+CO2↑ 2.实验室制二氧化碳: (1)药品:块状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盐酸(均为混合物) (2)反应原理:CaCO3+2HCl=CaCl2+H2O+CO2↑ 检验方法: 将制得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是二氧化碳。 验满方法: 用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二氧化碳气体已经收集满。 五、气体制取的一般思路 发生装置 选择依据:反应物的状态(固、液、气);反应条件(是否加热) 固固加热型 固液常温型 试管口略 向下倾斜 适合制取 少量气体 适合制取 大量气体 长颈漏斗可随时添加液体药品,注意下端管口液封 分液漏斗可控制加入液体的速率,从而控制反应速率 注射器可控制加入液体的速率,从而控制反应速率 补充改进装置: 块状大理石和稀盐酸制二氧化碳的装置改进,可实现固液的分离和接触,从而控制反应的开始和停止。 开始:打开弹簧夹,液体从长颈漏斗流下,淹没过石灰石,反应开始; 开始: 打开弹簧夹 开始:打开弹簧夹,液体淹没固体 开始:将布袋子浸入溶液中 开始:将试管浸入液体中 停止:夹紧弹簧夹,液体由于气体压强回流回长颈漏斗,液体液面低于 隔板固液分离,反应停止 停止: 关闭弹簧夹 停止:关闭弹簧夹,液体压入左侧 停止:提起布袋子离开液面 停止:提起试管离开液面 收集装置 选择依据:气体的溶解性;气体的密度 排水集气法 向上排空气法 向下排空气法 适合气体溶解度小 不与水反应的气体 适合密度比空气大 不与空气反应的气体 适合密度比空气小 不与空气反应的气体 注意事项:导管口出现连续均匀的气泡时开始收集;集气瓶口有大量气泡往外冒时气体收集满 注意事项:导管伸入集气瓶底部, 以保证排尽集气瓶中空气。 注意事项:导管伸入集气瓶底部, 以保证排尽集气瓶中空气。 ①所有气体从短管进 ②V排出的水=V气体 为防止气体溶解在水中,水面放一层植物油隔绝二者; 集气瓶上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