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五单元 化学与健康 第三节 远离有毒物质 学习目标 1.知道一氧化碳、甲醛、黄曲霉素、重金属盐、毒品等物质有害人体健康。 2.通过实验探究蛋白质的变性,了解蛋白质的性质。 3.通过本节的学习,让学生树立关爱健康、珍惜生命、拒绝烟草、远离毒品和有毒物质的意识。 情景导入 世界上的物质丰富多彩,有的能为我们提供充足的营养,因此可以作为我们的食物,也有一些物质会危害我们的健康甚至生命。我们应当尽可能避免让那些有毒有害物质进入我们的身体! 久泡的木耳 发芽的土豆 不熟的四季豆 一、预防重金属中毒 1.对人体造成危害的重金属盐 包括含铜、铅、汞、砷、锰等元素的盐类物质。 学习探究 2.摄入途径 实验探究:蛋白质的变性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加热鸡蛋清 向鸡蛋清中滴加醋酸铅溶液 向鸡蛋清中滴加硫酸铜溶液 向鸡蛋清中滴加浓硝酸 向鸡蛋清中加入甲醛溶液 灼烧羽毛或头发 产生絮状沉淀 蛋白质在受热或遇到酸、甲醛及重金属时会发生化学变化,结构就会被破坏,生理活性随之消失 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 可用灼烧的方法鉴别含蛋白质的物质 鸡蛋清凝固 产生絮状沉淀 产生絮状沉淀 产生絮状沉淀 1.蛋白质变性的因素 可分为物理因素和化学因素两类。 (1)物理因素:加热、加压、脱水、搅拌、振荡、紫外线照射、超声波的作用等; (2)化学因素:强酸、强碱、尿素、重金属盐等。 2.蛋白质性质的应用 医生采用酒精或高温来杀菌消毒,利用的就是细菌和病毒中的蛋白质在酒精或高温下能失去生命活性的性质。 B 例1 下列加酶洗衣粉易除去衣物上的汗渍、血迹及油渍。 现有下列衣料:①羊毛织品②棉花织品③化纤布料④蚕丝织品。其中不宜用加酶洗衣粉洗涤的是( ) A.②③ B.③④ C.①② D.①④ D 解析:羊毛织品、蚕丝织品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在酶的作用下会被分解,不适宜用加酶洗衣粉洗涤,故选D。 二、不吃变质食物 很多食品在加工和贮存的过程中会受到菌类的污染,特别是在温暖和潮湿的环境中,这种污染会引起食物的变质。一方面使食品失去了原有的风味和营养价值,更重要的是食用后会对人体造成多种危害。 霉菌是一类相对分子量较小的天然有机化合物,化学性质比较稳定,只有在高温下才能被完全破坏。在已发现的霉菌毒素中,黄曲霉素毒性最大,广泛存在于变质的花生、玉米、麦类和谷物等农产品中。 黄曲霉素 1.变质食品的特征:表面有灰黄色霉斑,内部常为浅棕色。 2.变质食品的危害 误食后会引起恶心、呕吐或头昏、昏迷等症状,长期食用可使人神经和内分泌紊乱、致癌致畸、肝肾损伤等。 3.防止食品变质、食品中毒的措施 (1)贮存于阴凉干燥处,防止食品变质。 (2)不吃霉变的食品和超过保质期的食品。 B 例2 花生、大豆、面粉等在30~38 ℃潮湿的环境中容易发生霉变,其滋生的黄曲霉菌所含的黄曲霉素需加热达到280 ℃才能够被破坏。黄曲霉素可以诱发肝癌等疾病,实验证明用这种发生霉变的食物喂老鼠一个月,老鼠即可发生坏死性肝硬化。下列属于杜绝霉菌毒素侵害的有效方法的是( ) A.洗净后用高压锅蒸煮再食用 B.给鸡、鸭、猪作为饲料 C.人、畜绝不食用 D.粉碎后做鱼饲料的配料 C 三、限量摄入食品添加剂 1.食品添加剂 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天然的物质。 2.食品添加剂的分类 (1)防腐剂和抗氧化剂:防腐剂具有杀灭微生物或抑制其增殖的作用,是使用最广泛的食品添加剂,其中山梨酸及其钠盐被国际公认为最安全的防腐剂;抗氧化剂主要用于延迟或阻碍食物中油脂的氧化变性。 (2)着色剂和护色剂:人工合成色素大多对人体有害,护色剂主要用于维持肉制品鲜红色泽。 (3)甜味剂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