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522640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适应性训练卷(含答案)2025-2026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测试卷

日期:2025-11-23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0次 大小:81795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第六,化学,九年级,人教,学年,2025-2026
  • cover
第六单元适应性训练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 1.冬季易发生“煤气中毒”,其中的“煤气”是指 ( ) A. B. C. CO D. 2.商店出售的黑底橡胶运动鞋,其鞋底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能。这是因为在橡胶中加入了一种耐磨的填料,这种填料是 ( ) A. 石墨粉 B. 炭黑 C. 木炭粉 D. 活性炭 3.生物课上,同学们进行植物光合作用的探究。下列物质和绿色植物一起放在玻璃密封罩内的烧杯中,植物生长更好的是 ( ) A. NaOH溶液 B. 水 C. 碳酸水 D. 双氧水 4.下列做法与低碳理念相符的是 ( ) A. 焚烧垃圾 B. 燃煤取暖 C. 高炉炼铁 D. 步行上学 碳元素在自然界分布很广。碳的单质有金刚石、石墨、等,含碳的化合物形式更为多样。工业上用焦炭和石英砂可制得粗硅,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回答下列题。 5.下列关于碳单质及其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 金刚石和石墨都由碳元素组成,其性质均一样 B. 一定条件下,CO和可以相互转化 C. 工业上用焦炭制粗硅的反应中,碳元素的化合价升高 D. 固态叫作干冰 6.我国化学家首次成功精准合成了芳香性环型和。下列关于和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均属于单质 B. 这两种物质均由碳原子构成 C. 物理性质完全相同 D. 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物不同 7.下列实验室制取的部分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制备气体 B. 收集气体 C. 检验气体 D. 气体验满 8.木材经化学处理,剥离木质素和半纤维素,制成的木质海绵,具有较强的吸附性吸附原理与活性炭吸附相似,可以从水中吸附油脂,吸油量可达到其自身重量的16至46倍。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 ) A. 木质海绵是一种新型单质 B. 在木质海绵中碳原子不再运动 C. 木质海绵不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 D. 木质海绵可用于解决海上石油泄漏造成的污染问题 9.日本已经开始生产以二氧化碳为冷媒制冷物质的汽车空调。它与氟利昂相比有很多优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在制冷过程中,二氧化碳发生了化学变化 B. 可以回收利用工厂排放的二氧化碳,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C. 使用二氧化碳冷媒会导致臭氧层空洞 D. 可根据二氧化碳的气味判断二氧化碳是否泄漏 10.下列对一些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 选项 事实 解释 A 活性炭用于天然水的净化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B 加热时一氧化碳可与氧化铜反应 一氧化碳具有毒性 C 金刚石镶嵌在玻璃刀上刻划玻璃 金刚石的硬度大 D 古代字画能保存很长时间而不变色 碳单质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A. A B. B C. C D. D 11.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利用木炭还原氧化铜设计如图所示实验。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金属网罩的作用是使火焰集中并提高温度 B. 甲、乙两处发生的反应均为 C. 将C、CuO均匀混合,有利于增大反应物间的接触面积 D. 若观察到乙处黑色粉末变红,说明甲处产生了CO 12.用如图装置验证的性质。在塑料瓶上打3个孔,在一根细铁丝上粘2张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纸条一干、一湿放入塑料瓶中,通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干的纸条先变红,湿的纸条后变红 B. 低处蜡烛先熄灭,高处蜡烛后熄灭 C. 实验结束后取出湿的纸条用吹风机吹干,纸条由红变紫 D. 该装置验证了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13.图为的转化和利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转化①中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B. 转化②可用于实验室检验 C. 转化③为化合反应 D. 转化④主要利用光合作用 14.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证明能与水发生反应 向集满气体的软塑料瓶中加入适量水,立即旋紧瓶盖,振荡 B 证明乙醇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点燃乙醇,在火焰上方依次罩一个干燥烧杯和内壁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 C 除去CO中的 将气体通入灼热的碳层 D 区分木炭粉和二氧化锰粉末 取等量两种粉末分别加入等量水中,搅拌,观察现象 A. A B. B C. C D. D 15.学校兴趣小组进行了二氧化碳的溶解性实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