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5868056

第1课 美术作品的创作 课件(共21张PPT)-2022-2023学年高中美术人教版(2019)美术鉴赏

日期:2024-09-19 科目:美术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3次 大小:1366451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美术,2019,人教,高中,学年,-2022-2023
  • cover
(课件网) 美 术 作 品 的 创 作 第 课 1 情 景 导 入 艺术源于生活 课 后 小 结 艺术高于生活 一、情景导入 1、中国画《愚公移山》是20世纪中国画家徐悲鸿的代表作。他用中西结合的形式语言表现了一个中国古代寓言故事,规模宏大,气势磅礴。 2、《梅杜萨之筏》, 19世纪法国画家籍里柯的作品,描绘了一场真实的海难,将绝境中的希望表现得动人心魄,是西方浪漫主义美术的杰作。 提问:这两件作品是如何创作完成的 又是如何达到这样的艺术高度的呢 基本问题 美术作品是如何创作出来的 为什么创作这件作品? 怎样搜集创作素材? 二、艺术源于生活 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 “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反映的产物。”具体而言,生活既是美术创作的原因与动力,也为美术创作提供了灵感与素材。 徐悲鸿是在印度创作的《愚公移山》,当时是抗日的危急时刻,徐悲鸿是想用古代寓言借古喻今,表达中国人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坚定决心。 创作时,徐悲鸿正客居印度。在那里,他不断搜集和寻找创作索材,绘制了大量素描、速写与线描画稿。《愚公移山》中的每个人物、每处风景皆有出处,都来自生活的经验。 徐悲鸿创作《愚公移山》的原因和动力是什么? 搜集和寻找创作索材 籍里柯创作的原因和动力是什么? 1816年7月,法国护卫舰梅杜萨号因舰长玩忽职守而触礁失事,舰长匆匆带亲信乘坐小艇逃生。被遗弃的150人只能用梅杜萨号的舰骸造了一条救生筏,在海上漂流了12天,淡水食物耗尽后,人们绝望疯狂,甚至互相残杀,啃食死人,最后只有10人幸存下来。惨案发生后,法国路易十八政府企图掩盖真相,激起了公愤。籍里柯深受震撼,为此好事8个月创作了这幅画。 搜集和寻找创作素材 毛泽东《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还指出:文艺作品中反映出来的生活却可以而且应该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就更带普遍性。 三、艺术高于生活 作品《愚公移山》进行了怎样的艺术处理? 远 密 静 近 疏 动 衣纹:中国传统画法 身体结构和体积塑造:西方写实的技法 徐悲鸿的艺术主张 1、“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绝者,继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西方画之可采入者,融之。”意思:古代画法好的去遵守,接近失传的去继承,不好的去修改,不完整的去补充,西洋画中可以采纳的就加之融会贯通。 2、徐悲鸿开拓性地将西方素描技法融入中国水墨画,走出了一条“中西合璧”的艺术道路。 作品《梅杜萨之筏》进行了怎样的艺术处理? 二、艺术高于生活 选择创作题材 提炼创作素材 精心经营画面有力表达主题 相关链接 清代画家郑板桥曾经讲述他画竹的三个阶段:“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总之,意在笔先者,定则也;趣在法外者,化机也。独画云乎哉!”从“眼中之竹”到“胸中之竹”再到“手中之竹”,也正是美术创作从体验、构思到表达的完整过程。 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眼中之竹———艺术体验 胸中之竹———艺术构思 手中之竹———艺术表达 《田横五百士》徐悲鸿 1、谈谈画作表现 了哪段情节? 2、为什么要创作 此作品? 探究与发现 《田横五百士》所描绘的是《史记·田儋列传》中的农民起义领袖田横在刘邦称帝后,将到洛阳招安,他手下忠心的500名战士为他送行的情景。 1927年秋徐悲鸿回国后正值蒋介石叛变了大革命,祖国灾难深重,他痛恨国民党反动统治,痛感知识界不少人投靠国民党反动派,丧失爱国者应有的气节,所以时代召唤“威武不屈”的“高节”,《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