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5869834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复习-第五单元(有答案)

日期:2024-06-03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40次 大小:2362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复习
  • cover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复习-第五单元 学校:_____姓名:_____班级:_____考号: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诞(dàn)生 花蕊(luǐ) B.锲(qiàn)而不舍 碱性(jiǎn) C.凹凸(āo) 华罗庚(huà gēng) 2.下列关于课文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个题目是课文的主要观点。 B.《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一文中的“那时候”指的是未来的日子。 C.《表里的生物》中童年的“我”是个好奇心强,善于观察,爱思考的孩子。 D.《两小儿辩日》中两个小孩的判断有相同的地方,即认为一天之内,太阳离人有远近之分。 3.下列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走马观花(走:跑。) B.自愧弗如(弗:不。) C.声泪俱下(俱:都。) D.不以为然(然:这样。) 4.下面按要求写句子,不正确的是( ) A.“蜜蜂在花丛中飞”改成拟人句:蜜蜂在花丛中轻歌曼舞。 B.“挑山工对我说:‘我家住在山脚下,天天挑货上山。”改成转述句:挑山工对我说,他家住在山脚下,天天挑货上山。 C.把“今天很热”改成比喻句:今天像夏天一样热。 D.把“他家的房间很小”改成夸张句:他家房间只有巴掌大。 二、填空题 5.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司( )见( ) ( )根( )源 无( )有( ) ( )微( )著 ( )( )扑鼻 锲而( )( ) 6.名言填空。 (1)爷爷用自身的经历诠释了“_____”这句话的内涵,为我们后代树立了榜样,也证明了只要起步,任何时候都不算晚的道理。 (2)爸爸是个科学家,他整天在实验室里做实验。我劝他休息几天,爸爸引用《礼记》中的话对我说:“_____。”只有这样,才能不断保持进步啊!” (3)这一次我的书法在市里获了奖,老师不禁引用《荀子》中的语句赞叹道:“_____。” (4)“_____”这句名言的意思:只要政策有利于人民,就不一定要效法先人的制度;只要新制度有助于事情的成功,就不必沿袭老规矩。 7.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学弈》告诉我们,做事要_____,不能_____;《两小儿辩日》告诉我们要_____观察事物、看待问题;《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让我们懂得了真理的诞生源于敏锐地_____,坚持不懈地_____,深入地_____;《表里的生物》让我们看到了一个_____的孩子的形象;《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让我们感受到了_____小说的魅力。 8.看拼音,写词语。 (1)huā pǔ( )旁,一位mánɡ rén( )熟练地弹着琴弦,一位姑娘用qīnɡ cuì( )的嗓音和着音乐的节拍唱歌,连那不甘寂寞的xī shuài( )也在草丛中歌唱。 (2)刘明侦教授拒绝了国外的千万年薪,毅然回国创业,她善于独立思考并不断探索,在科学lǐnɡ yù( )作出了贡献,我们期待她为中国工程机械的发展创造更多的奇迹。 三、现代文阅读 课内阅读。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节选) 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在科学领域有所建树的人,都善于从细微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求源,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真理。 …… 在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这说明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决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有可能发现真理。 当然,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的能力,不是凭空产生的。正像数学家华罗庚说过的,科学的灵感,绝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如果说科学领域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会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精神的人。 9.短文中的“?”是指_____,“!”是指_____。 10.回忆课文内容,短文中加点的“这样的事例”指的是哪三个事例? ①_____ ②_____ ③_____ 11.短文中引用华罗庚的话有什么好处?下面分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