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5874064

人音版一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4课《大象》教学设计

日期:2025-10-12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79次 大小:3481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人音版,一年级,音乐,下册,简谱,4课
  • cover
人音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实验教科书音乐一年级下册 《大象》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 http: / / 1s1k.eduyun.cn / portal / redesign / index / index.jsp t=2&sdResIdCaseId=ff80808157b135780157b7b4eed54572" \l "## ) 《大象》是法国作曲家圣-桑所作的管弦乐组曲《动物狂欢节》的第五首。这是一部形象生动、充满幽默谐趣的管弦乐组曲。乐曲取材于柏辽兹歌剧《浮士德的沉沦》中《风妖之舞》圆舞曲的片断,圣-桑改为低音提琴演奏,来表现大象学生笨拙的步伐和滑稽可笑的舞姿。乐曲采用降E大调,3/8拍。结构为带再现的单三部曲式。乐曲在钢琴奏出几小节的圆舞曲节奏后,低音提琴奏出圆舞曲主题,表现大象愉快地迈着笨重的脚步,费力地旋转舞蹈,给人以幽默可笑的感觉。中段比较抒情,舒展而优美的旋律自由地在各调上模进、重复,犹如大象伸着鼻子在舒心地歌唱。第三部分是第一部分的再现,最后在欢乐的气氛中结束。 教学目标 ( http: / / 1s1k.eduyun.cn / portal / redesign / index / index.jsp t=2&sdResIdCaseId=ff80808157b135780157b7b4eed54572" \l "## ) 1. 知识与技能目标:聆听管弦乐曲《大象》。认识低音提琴和钢琴。巩固3/4拍的节奏知识。随乐曲哼唱主题旋律。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采取参与-体验的情感教学模式,随音乐用手指按节奏指点大象的脚印。渗透情境-陶冶情感教学模式,分析式欣赏模式聆听乐曲主题,从节奏、力度、情绪三方面,对比不同的音乐形象,探究不同的主题旋律。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注意力。 通过衍展式、表现式、创造式欣赏模式,引导学生大胆想象,用各种艺术、游戏形式创造表现《长鼻子》的愉快情绪,体验合作,自主学习。 3. 情感目标: 让学生积极参与、热情表现,充分表达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突出《长鼻子》主题。了解大象的习性及特征,让学生对“音乐表现与事物形象动态间的直接关系”产生浓厚兴趣。 了解人类的生存环境。懂得爱护动物,保护自然。 重点难点 ( http: / / 1s1k.eduyun.cn / portal / redesign / index / index.jsp t=2&sdResIdCaseId=ff80808157b135780157b7b4eed54572" \l "## ) 1. 重点: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使学生能主动学习,积极体验并真诚表达情感,把情感和审美渗透到音乐中。 2. 难点:了解管弦乐器音色,抓住音乐节奏特点,体验大象憨厚、可爱、笨重、滑稽的音乐形象。掌握乐曲节奏、力度、情绪的特点;掌握并应用2/4、3/8拍节奏是本课难点。 教学方法 谈话法、讨论法、游戏教学法、音乐欣赏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春天是一个万物复苏的季节,每到这个时候动物王国就会举办一场盛大的狂欢节,这次,老师很荣幸收到了一张邀请函,想带着大家一起去参加,你们准备好了吗?(调整孩子的坐姿,学习状态)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动物的狂欢节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1. 听辨音乐形象。师:这个狂欢节真的好热闹,有许许多多的动物,听,是谁来了。(播放音乐) (1)生:兔子,老师:哦,已经接近答案了,你已经抓住了他的特点,他也是一种喜欢通过跳跃行走的动物。原来这个轻快跳跃的音乐表现的就是袋鼠。回答的非常棒,这是袋鼠妈妈送给你的小礼物。(乐器) (2)其它动物:“beng beng beng”的声音说明这种动物是喜欢跳着走路,那它会是谁呢。原来这个轻快跳跃的音乐表现的就是袋鼠。回答的非常棒,这是袋鼠妈妈送给你的小礼物。(乐器) 让我们再听听下一个动物会是谁。 (3)蜜蜂:这个音乐的声音像不像它快速的飞舞着翅膀发出的声音。真不错,请拿好小蜜蜂送你的礼物。(用手做辅导) 2.揭示主题。 师:这两首歌曲都是轻快跳跃的,接下来出现的动物还会是这样的吗,仔细听一听,你们还能够猜到是什么动物吗?(播放音乐完整聆听歌曲) 师生交流:是谁?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