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5910112

15.1《谏太宗十思疏》课件(共32张PPT)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1次 大小:3404313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15.1,2022-2023,必修,语文,高中,统编
  • cover
(课件网) 每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一定有一个好女人 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有时也有一个绝世好男人 唐太宗李世民 魏征 我的世界需要一个敢于跟我说话的人,于是你来了。 你的世界需要一个敢于说话的人,于是我来了。 学习目标 掌握并积累重点文言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文言现象;培养自主翻译文言文的能力。 掌握“十思”的主要内容,领悟“十思”的积极意义。 体会本文的说理风格,学习本文对比论证和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苦乐观;虚怀若谷,虚心接纳他人的意见;勤俭朴素,继承优良传统。 文化传承与理解: 审美鉴赏与创造: 思维发展与提升: 语言建构与运用: 魏征 谏太宗十思疏 劝谏 李世民,是我国历史上最有成就的开明君主之一,创造了安定富强的政治局面“贞观之治”。 本文内容,即十条值得深思的内容 文体,专指臣下向国君陈述意见的奏疏。 魏征 破题入文 古代臣属进呈帝王的奏章文体名称 ①疏:是臣下向皇帝分条陈述意见的一种文体。又称奏章、奏议。《论积贮疏》(贾谊) ②表:陈述某种意见或事情的文体。《陈情表》(李密) ③策:科举考试问之于策而令应举者作答被称之为策问的文体。 ④讽谏:古代用比喻暗示一类的方式委婉规劝别人接受下级意见的文体。 讽谏帝王是一件冒险的事,批“龙鳞”,逆“圣听”,需要大智与大勇。因为讽谏帝王,比干被挖心、屈原被放逐,但唐朝著名谏官魏征进谏唐太宗,不仅没有招来杀身之祸,反而成就了一段“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的佳话!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谏太宗十思疏》,体味其流畅的艺术文气和魏征敢于直谏的报国之心。 导入作者 李世民,唐朝第二个皇帝,年号贞观,庙号太宗,谥号文皇帝。李世民是我国历史上最有成就的开明君主之一,在他统治时期,出现了安定富强的政治局面,史称“贞观之治”。 魏征少孤贫,好读书,早年因避乱而出家做道士,后参加李密反隋的起义军,李密失败后降唐,太子李建成听闻魏徵的名声,请他担任太子洗马,礼遇甚厚。玄武门之变后,魏征辅佐唐太宗17年,上书言事二百多次,达十万言,以“犯颜直谏”而闻名。 (599—649) (580—643) 年号:中国历代帝王用以纪年的名号。一个皇帝可有多个年号。 庙号:去世帝王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的名号。如“X祖”“X宗”。 谥号:在中国古代对死去的皇帝、嫔妃或者诸侯大臣等地位很高的人根据他们的生平事 迹,做出褒贬的称号。皇帝谥号如“汉高帝”“汉武帝”“隋炀帝”。 写作背景 本文是贞观十一年魏征写给唐太宗的奏章。唐太宗李世民跟随其父李渊反隋时作战英勇,生活俭朴,颇有作为。李世民即位,改元贞观。在贞观初年,他鉴于隋炀帝覆亡的教训,进一步保持了节俭、谨慎的作风,实行了不少有利于国计民生的政策。经过数年治理,经济得到发展,百姓生活也富裕起来,加上边防巩固,内外无事,唐太宗逐渐骄奢忘本,大修庙宇宫殿,广求珍宝,四处巡游,劳民伤财。魏征对此极为忧虑,他清醒地看到在繁荣昌盛背后隐藏的危机,在群臣齐唱赞歌时,唯独他多次上疏进谏,使太宗幡然悔悟,从谏改过。 诵读文本 学生跟名家诵读,订正字音 朗诵视频 朗诵音频 “思” 思什么? 为什么思? 怎么思?结果如何? 思考 通篇只重一“思”字 ———《古文观止》 一 第 段 结合标记以及课下注释翻译本段 阅 读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