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5919432

1.2.1探索生命的器具课件(共27张PPT)2022-2023学年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日期:2024-05-17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20次 大小:164890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1.2.1,PPT,七年级,生物,苏教版,学年
  • cover
(课件网) 第二章 探索生命 第1节探索生命的器具 第一课时 1 说出显微镜的基本结构与作用 学习使用显微镜 2 学习目标 认识显微镜 01 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制造了早期最出色的光学显微镜,能放大100多倍,并用这台显微镜观察到了“细胞”,但观察到的只是死去的软木细胞的细胞壁。 显微镜是一种具有放大功能的仪器。 新课探究 单筒式光学显微镜 (中学常用) 双目光学显微镜 新课探究 粗准焦螺旋 细准焦螺旋 镜臂 压片夹 载物台 镜柱 目镜 镜筒 转换器 物镜 通光孔 遮光器 反光镜 镜座 显微镜的构造 新课探究 稳定镜身 链接目镜和物镜 使光线通过物镜和镜筒内 升降镜筒(一般调节) 升降镜筒(精细调节) 机械部分 夹持玻片标本 镜座 镜筒 通光孔 粗准 焦螺旋 细准 焦螺旋 压片夹 反光镜 反射光线 新课探究 支持镜身 握镜作用 安放和转换物镜 放置玻片标本 调节通光孔的进光量 镜柱 镜臂 转换器 载物台 遮光器 机械部分 新课探究 目镜 物镜 实现第一级放大 实现第二级放大 一般放大倍速为10倍、40倍、100倍; 镜头标识为10X、40X、100X 一般有多个放大倍速供选用 常用放大倍速为10倍;镜头标识为10X 显微镜的放大倍速是由物镜的放大倍速和目镜的放大倍速共同决定的,即物镜和目镜的放大倍速的乘积 结论 反光镜 作用:反射光线 光学部分 新课探究 目镜 物镜 有螺纹 没有螺纹 目镜 物镜 目镜 物镜 新课探究 反光镜 大光圈和小光圈 平面镜和凹面镜 光线较弱:大光圈和凹面镜 光线较强:小光圈和平面镜 结论 遮光器 与光线强弱有光 新课探究 显微镜成像光路图 光源 反光镜 遮光器 眼睛 目镜 镜筒 物镜 玻片 标本 通光孔 成像原理 新课探究 使用显微镜 02 显微镜是一种比较精密的仪器,要科学规范地使用显 微镜。要遵循一定的顺序: 先低倍观察 后高倍观察 低倍观察时视野大,容易发现目标。 在确定要观察的目标后,再对目标进行 低倍或高倍观察 新课探究 实验 选取放大倍数较低的目镜(如:10×) 1.选择目镜 新课探究 实验 选取放大倍数较低的物镜(如:10 ×)对准通光孔。 放大倍数较低的目镜和放大倍数较低的物镜组合起来称低倍镜。 2.选择物镜 新课探究 思考:为什么要先用低倍镜进行观察? (1)先用低倍镜找到物体的大致位置(方便查找) 低倍镜→高倍镜 直接高倍镜 新课探究 3.对光 使低倍镜对准通光孔,转动反光镜,使用平面镜将光线反射到镜筒中。 此时可从目镜中看到一片白而明亮的视野。 新课探究 4.放置“标本” 剪取报纸上的一个字,蘸取少量清水使其呈半透明状态,使有字面向上,贴在载玻片中央,盖上盖玻片。 将这一做好的临时玻片“标本”放到载物台上,并用压片夹压住,移动载玻片,使小纸片上的字位于通光孔的中央。 新课探究 5.粗调节 从侧面注视物镜的上下,转动粗准焦螺旋下降镜筒。 将低倍物镜靠近载玻片,注意不要压到盖玻片。 通过目镜观察,向上缓慢调节粗准焦螺旋,直到看清物像为止。 新课探究 思考1:为什么镜筒要先下降后上升? 先下降是调节物镜到玻片的距离,使成像更大;且避免压碎下面的玻片。 后上升是调节目镜到玻片的距离,使成像更清晰。 思考2:在调节粗准焦螺旋使物镜下降时,为什么要从一侧注视其下降的位置 防止压碎玻片标本,损坏物镜。 新课探究 6.细调节 使用细准焦螺旋上下调节,使物像更加清晰。 思考:目镜中看到的物像和标本上的字有哪些不同? 观察时,左眼看目镜,右眼睁开。 因为如果画图,这样会使图像真实性更高。 上下左右方向均相反 新课探究 7.收装 1.实验完成后取下标本,把显微镜擦拭干净 2.转动转换器,把物镜偏离通光孔 3.转动粗准焦螺旋,将镜筒缓缓下降到最低处 4.将目镜放回镜头盒,显微镜放回镜箱中 5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