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一章 人体内的废物排入环境 同步训练 七年级生物下学期 (苏教版) 一、单选题 1.如图为肾脏内部结构的一部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结构只有一处毛细血管网 B.图中①和②都是动脉 C.③内不含有大分子蛋白质 D.④具有重吸收功能 2.下列不属于代谢废物的是( ) A.尿素 B.粪便 C.二氧化碳 D.水和无机盐 3.尿液的形成全过程包括 A.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B.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收集管的收集作用 C.肾小体的重吸收作用 D.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与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4.某人尿检发现尿液中有红细胞,可能的原因是( ) A.营养过剩 B.血糖偏高 C.肾小球滤过异常 D.肾小管重吸收异常 5.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排泄途径的是( ) A.呼出二氧化碳 B.排出汗液 C.排出尿液 D.排出粪便 6.与流入肾脏的血液相比,流出肾脏的血液中明显减少的是 A.血细胞 B.尿素 C.蛋白质 D.二氧化碳 7.“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是出自唐代诗人李绅的作品,其中排汗主要排出了哪些物质( ) A.水、尿素、葡萄糖 B.水、无机盐、尿素 C.水、无机盐、氨基酸 D.水、二氧化碳、尿素 8.如图是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模式图,在泌尿系统中形成尿液和暂时贮存尿液的器官分别是 A.A和B B.B和D C.B和C D.A和C 9.下图为血液流经人体某器官M的示意图,①②表示血管,箭头表示血流方向。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若②中血液的氧气含量高于①中,则②为肺静脉 B.若②中血液和①血液都是动脉血,则M可为肾小球 C.若②中血液的二氧化碳含量高于①,则①为动脉 D.若②中血液的氧气含量低于①,则M可为大脑 10.如图为一个生物学模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B为膀胱,则A为输尿管,C为尿道 B.若B为心脏,则C内流的一定是动脉血 C.若B为心房,则A是动脉,C是静脉 D.若B为喉,则A是咽,C是食管 11.氧气从肺泡进入血管是通过以下哪项作用完成的 A.呼吸运动 B.扩散作用 C.重吸收作用 D.过滤作用 12.人体感到炎热时脸部发红,是由于( ) A.面部皮肤的色素扩散 B.面部皮肤的色素聚集 C.面部皮肤的毛细血管收缩 D.面部皮肤的毛细血管扩张 13.人体的结构与其功能是相适应的,下列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动脉管壁厚、弹性大—物质交换 B.左心室肌肉壁最厚—输送血液到全身 C.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很薄—滤过作用 D.成年人的肺泡数量多达3-4亿个—气体交换 14.某患者肾脏受损,长期检测发现尿液中蛋白质超标,可能导致该结果的原因是( ) A.肾小管的滤过功能受损 B.肾小球的滤过功能受损 C.肾小管的重吸收功能受损 D.肾小球的重吸收功能受损 15.当血液流经某些器官后,血液中的废物会减少,这些器官是( ) ①脾②肾脏③肺④大肠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②③ 16.请用尿的形成有关知识来分析问题:取某健康人肾脏不同部位的液体,进行分析测量,得到如下表数据(单位:克/100毫升)。根据下列表格内容分析意义不正确的是( ) 液体成分 蛋白质 葡萄糖 尿素 无机盐 血浆 7.5 0.1 0.02 0.9 原尿 0.15 0.1 0.02 0.9 尿液 0 1 0.0 1.8 1.1 A.尿液中含有一定量蛋白质,如果要化验患者血液,白细胞数量增多 B.尿液中不含葡萄糖是因为葡萄糖不能被过滤 C.尿液中尿素浓度增高是因为水被重吸收 D.血液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形成原尿 二、综合题 17.下图为肾单位的结构模式图,识图并回答问题: (1)肾单位包括图中的_____(填序号)。 (2)[1]、[3]、[4]中流动的液体分别是_____、_____、_____。 (3)[3]中单位体积的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比[2]中的_____。 (4)从[6]的末端流出的液体与[5]中的液体成分比较,[6]中缺少_____。相比较而言,[5]中液体每天形成的量比[6]中流出的量多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