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5972481

6.1 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教学设计(表格式)中职思想政治高教版职业道德与法律(第五版)

日期:2025-05-04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教案 查看:27次 大小:12164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法律,职业道德,高教,思想政治,中职,格式
  • cover
“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教学设计 章节 《职业道德与法律(第五版)》 第六课第一框 授课时间 2023年5月17日 课型 新授课 教学方法 讨论法、案例教学法 教材 分析 宏观分析:本框题处于《职业道德与法律(第五版)》的第三单元,本单元内容包括法律的特点、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理解依法治国方略、宪法的地位、实体法和程序法的作用等知识,引导学生崇尚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维护宪法和法律权威,学会用法定程序维护自己的权益,帮助学生在了解社会生活背景、树立宪法和法治的基本理念的基础上,更好地养成遵纪守法的习惯。学习这些基本法律知识,也能为后面学习具体的法律打基础。因此,本单元在全书中占有重要地位,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中观分析:本框题处于第三单元第六课,第三单元共三课:第六课“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讲述了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中职生增强遵纪守法意识的重要性、如何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第七课“维护宪法权威,当好国家公民”讲述了宪法的作用、宪法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第八课“崇尚程序正义,依法维护权益”讲述了崇尚程序正义的原因、公民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通过三课的内容,帮助学生了解社会生活背景,树立宪法和法治的基本理念,明确全民守法的重要性,本框题所在的第六课是第三单元的逻辑起点,起到了奠基作用。 微观分析:本框题是第六课的第一框“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介绍了纪律和法律的重要作用,引导学生培养遵纪守法的自觉性,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增强学生对于我国法治建设的认同感。 学情分析 知识储备:所授学生为高一下的学生,学生在初中已经接受过基本法律知识的学习,并且,在上网和社会宣传中都有接触一定的法律常识,所以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对于纪律和法律建设天然地具有情感上的认同感,但缺乏深层次的理性认同,需要不断深入的学习,加深理解和认同感。 教学 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法律的特点、法律的基本作用和意义;理解纪律与自由的关系。 2.能力目标:能够运用法律与纪律的关系指导日常学习和生活,树立遵纪守法的意识,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遵守纪律的意识,树立懂得自爱、勇于自省、善于自控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 重难点 重点:纪律与自由的关系 难点:增强遵纪守法的意识 教学过程 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播放视频】《一男子不遵守疫情防控政策被判刑》 【教师活动】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校有校纪。抗击疫情需要遵守法律规定,学生上课要遵守课堂纪律,乘坐公交车要遵守相应的交通法规,外出游玩也要遵守相应的纪律。凡是有人群的地方就会有集体活动,而有集体活动就需要有纪律约束。 【学生活动】观看视频。 【设计意图】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新课教 学 纪律保证我们的学习生活秩序 1.纪律的含义 【教师活动】出示图片,展示场景:图书馆、超市购物、餐厅、楼道等。同学们知道我们在生活中的这些场景需要遵守什么纪律吗? 【学生活动】观看图片场景并回答问题。 【教师活动】讲述纪律的含义:纪律是为了维护集体利益,保证我们工作和生活正常有序进行而要求一定社会组织成员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 2.纪律和自由的关系 【教师活动】遵守纪律要时时刻刻严格要求自己,是不是就意味着没有自由了?展示漫画《他敢剪吗》,提问:漫画中的人物敢剪断绳子吗?为什么? 【学生活动】4个人为一小组进行讨论并发言。 【教师活动】他不敢剪。在图中,两个人在一定条件下处于平衡状态,构成矛盾的统一体,双方互相依存,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互为存在的前提,如果剪断其中一方,另一方也就不存在了。 纪律和自由也是这样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