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5980954

端午快乐(端午节主题班会)课件(共17张PPT)

日期:2024-05-04 科目:班会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12次 大小:1402472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端午,快乐,端午节,主题,班会,课件
  • cover
(课件网) 端午节主题班会 民族节日·代代相传·端午快乐 端午节由来 1 端午节习俗 2 端午节诗词 3 端午包粽子 4 目 录 第一部分 端午节由来 民族节日·代代相传·端午快乐 端午节由来 01 纪念屈原 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端午节由来 01 纪念伍子胥 端午节的第二个传说,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是纪念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的伍子胥。 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 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 端午节由来 01 纪念曹娥 端午节的第三个传说,是为纪念东汉(公元23-220年)孝女曹娥救父投江。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就此传为神话,继而相传至县府知事,令度尚为之立碑,让他的弟子邯郸淳作诔辞颂扬。 端午节由来 01 认识端午节 一、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 二、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 三、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相同的。 四、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 第二部分 端午节习俗 民族节日·代代相传·端午快乐 端午节习俗 02 划龙舟 赛龙舟的目的意义全国各地都大同小异,都与纪念屈原有关,吴川亦不例外,但吴川人扒龙船还有赶“鬼”驱邪的意思。 吴川江河湖海众多,以前水利设施落后,经常有水灾水患,古人以为有“水鬼”河怪作祟,因而五月初五想通过扒龙船来赶走“水鬼”,驱邪消灾,以求得平安。 端午节习俗 02 悬艾叶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 吃五黄 农历五月,杭州人称五黄月,因有五种带“黄”音的食物上市而得名。端午那天,杭州人必须吃雄黄酒。 挂香包 戴香包,香包又叫香袋、香囊、荷包等,有用五色丝线缠成的,有用碎布缝成的,内装香料,佩在胸前,香气扑鼻。 吃粽子 端午节包粽子主要是用河塘边的嫩芦苇叶,也有用竹叶的,统称粽叶。粽子一般根据内瓤命名,包糯米的叫米粽,米中掺小豆的叫小豆粽,掺红枣的叫枣粽; 第三部分 端午节诗词 民族节日·代代相传·端午快乐 端午节诗词 03 节分端午自谁言, 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 不能洗得直臣冤。 端 午 -唐·文秀 端午节诗词 03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 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 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端午 -唐·李隆基 端午节诗词 03 溪久住思端午, 馆驿楼前看发机。 鼙鼓动时雷隐隐, 兽头凌处雪微微。 冲波突出人齐譀, 跃浪争先鸟退飞。 向道是龙刚不信, 果然夺得锦标归。 竞 渡 诗 -唐·卢肇 第四部分 端午包粽子 民族节日·代代相传·端午快乐 端午包粽子 04 01. 将两张粽叶折叠成漏斗 02.然后放入少量的糯米 03.按需求放入红枣等辅料 04.上方再加盖一层糯米 05.用粽叶将糯米裹紧 06.再用绳子将粽叶裹紧 端午节主题班会 民族节日·代代相传·端午快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