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5981883

青岛五四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智慧广场》

日期:2025-10-18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32次 大小:2252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青岛,五四,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 cover
《智慧广场》 教学目标 结合具体情境,在探索解决递增递减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用表格列举法解决问题,进一步学会有序地思考问题,体验数字列举法解决问题的优越性。 经历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索的过程,掌握基本数学思维方法,形成运用表格列举的方法解决问题的策略,进一步发展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欲望,体验成功的乐趣。 使学生受到保护森林爱护环境的思想教育。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在探索解决递增递减问题的过程中,用表格列举法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用表格列举法解决问题。 三.教学过程 活动一: 情境导入 动画导入: 师:同学们,想知道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什么?(想)那可要认真看哦!(播放动画相关视频)。师:动画片中,在干什么?(砍树)。、呢?(保护森林)。不仅保护森林,他们还经常种树。小朋友们请看(出示情境图) 找出数学信息,理解题意 师:你能找出情景图中的数学信息吗?生:今年我们种1棵。以后每年都比前一年多种1棵师:以后每年比前一年多种一棵树是什么意思? 生:意思就是第一年种了1棵树,第二年年种了2棵,第三年种了3棵,第四年种了4棵树。(语言不用太规范,理解即可) 【设计意图:低年级孩子好奇心比较强,以动画中、保卫森林的情景为素材引入,激发孩子们的探索欲望,从而积极投入到探索活动中,在情境中让学生体会递增问题。】 活动二:利用已有知识基础,自主探索。 自主探索 师:想一想,他们第一年种了1棵树可以用什么来表示呢?生:一根手指、一个图形、一个数字······ 师:那下面就试着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示出他们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第四年每年种了几棵树吧!(选择学生结果投影展示)(预设答案可能会有以下的2-3种) 手指表示:第一年1棵,第二年2棵,第三年3棵。(2)图形表示(画小树,画圆,画三角形,画竖线)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3)数字表示。 引发矛盾冲突,体会数字列举法的优越性。 师: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继续表示出他们第五年、第 六年。。。。。第十五年种的棵树吗孩子们表示完了吗?(给出一定时间)生:数太大了,手指不够用,画起来很慢 师:有的同学早已经做完了,我们一起来看看他是怎么做的?生:我用数字来表示种的棵数,这样写起来又简单又快。师:大家觉得这个方法好吗?好在哪里?总结:当数据越来越大时,直接用数字来表示,会更简单。 用表格列举法解决问题 听到大家的方法这么好,想考考大家。(点击出示问题:四年以后他们一共种了多少棵树?) 师:这个问题是什么意思呢?生:从第一年到第四年一共种了多少棵树。(理解即可,语言不用很规范) 师:那下面就试着用数字列举法把他们每年种树的棵树表示出来,再来解决这个问题吧。(学生结果投影) 首先将每一年植树的棵数列举出来,将时间写在前面,棵数写在后面,为了看起来更清晰,我们可以给它加个表格。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一种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表格列举法。(教师板书:表格列举法)(教师在黑板上展示画表格的过程,学生跟着老师一起画)竖表1+2+3+4=10(棵)他们一共种了10棵树。横表1+2+3+4=10(棵)他们一共种了10棵树。【设计意图: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经历体验并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再梳理、总结,引入表格列举法,让学生亲身体会用表格列举法解决问题的优越性,学会有序地思考问题。】活动三:巩固新知,能力提升 师:小朋友们请看谁来了?出示图片。他在干什么?(伐木)出示问题:(递减问题)第一层放6根,往上每层依次少放1根。放了5层,一共有多少根木头?先集体交流理解题意,再运用表格列举法独立解决问题,然后小组交流,最后集体交流结果。(学生结果展示,并说一说表格列举法解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