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598437

【课堂新坐标】2013-2014学年高中数学(苏教版,必修4)第3章 三角恒等变换(配套课件+课时训练+教师用书,21份)

日期:2024-05-14 科目:数学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4次 大小:3726808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3章,用书,教师,训练,课时,课件
    3.2二倍角的三角函数 第1课时 二倍角的三角函数 (教师用书独具)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能从两角和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推导出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了解它们的内在联系,并能运用上述公式进行简单的恒等变换.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公式的推导过程,使学生认识整个公式体系的形成过程,领会体现出的数学基本思想和方法,从而提高数学素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公式推导,了解它们的内在联系和知识的发展过程,体会一般与特殊的关系与转化,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重点难点 重点:二倍角公式的推导及运用. 难点:二倍角公式的灵活运用. (教师用书独具) ●教学建议 1.关于二倍角公式推导的教学 教学时,建议教师先复习和角公式T(α+β),S(α+β),C(α+β),然后令α=β,利用特殊化的推理方式,让学生自主推导出二倍角公式;在此基础上借助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引导学生得出C2α的其他两种形式.通过公式推导,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公式间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熟练应用公式解题的能力. 2.关于二倍角公式应用的教学 教学时,建议教师处理好以下两点: (1)强调“倍角”的相对性,打破学生习惯认为只有α与2α才具有二倍角关系. (2)通过例题教学让学生熟悉公式的正向、逆向和变形运用,特别是余弦公式的变式较多,教学中应适当通过题目强化训练. ●教学流程 ?????? 课标解读 1.能利用两角和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导出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了解它们的内在联系. 2.会借助同角三角函数的关系导出C2α的另两种表示形式.(难点) 3.能利用二倍角公式进行简单的化简、求值和证明.(重点) 倍角公式 【问题导思】  1.如何利用两角和的正弦和余弦公式推导出sin 2α,cos 2α? 【提示】 sin 2α=sin(α+α)=sin αcos α+cos αsin α=2sin αcos α,即sin 2α=2sin αcos α. cos 2α=cos(α+α)=cos2α-sin2α,即cos 2α=cos2α-sin2α. 2.如何利用两角和的正切公式推导出tan 2α? 【提示】 tan 2α=tan(α+α)=,即tan 2α=. (1)sin 2α=2sin_αcos_α(S2α); (2)cos 2α=cos2α-sin2α(C2α); (3)tan 2α=(T2α). 二倍角的余弦公式的变形 【问题导思】   你还能得到二倍角的余弦公式其他变形吗? 【提示】 利用sin2α+cos2α=1,公式C2α可变形为cos 2α=2cos2α-1或cos 2α=1-2sin2α. cos 2α=2cos2α-1,cos 2α=1-2sin2α. 利用倍角公式求值  求下列各式的值. (1)cos cos ; (2)-cos2 ; (3)tan -; (4)cos 20°cos 40°cos 80°. 【思路探究】 (1)中两角互余,故可以转化为同角正余弦的积的形式.(2)中的角的倍角为特殊角,故可以用降幂公式解决.(3)式可化为正切倍角公式的形式.(4)中可用公式的变形:cos α=来解决. 【自主解答】 (1)cos cos =cos sin  =sin =. (2)-cos2 =(1-2cos2)=-cos =-. (3)tan -==-2·=-2×==-2. (4)cos 20°cos 40°cos 80°=··=. 1.解答本类题关键是抓住公式及其变形式的特征,观察分析题目中具有的与公式相似的结构特征,从而找到解题的切入点. 2.对于倍角公式应做到灵活运用,即根据所给式子的特点构造出倍角形式,正用、逆用或变形用倍角公式进行化简和求值.  求下列各式的值: (1); (2)sin 10°sin 30°sin 50°sin 70°. 【解】 (1)=tan 30°=. (2)∵sin 10°sin 50°sin 70° = = == ==, ∴sin 10°sin 30°sin 50°sin 70°=. 给值求值  (1)已知sin α+cos α=,0<α<π,求sin 2α的值; (2)已知cos α=-,α∈(,π),tan(π-β)=,求tan(α-2β)的值. 【思路探究】 (1)将已知等式两边平方,利用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求解;(2)已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