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5992606

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1.3发酵工程及其应用(共15张ppt)

日期:2024-06-24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8次 大小:2554463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生物,发酵,15张,应用,及其,工程
  • cover
(课件网) 第1章 发酵工程新课导入 青霉素是世界上第一个应用于临床的抗生素。早期科学家只能从青霉菌中提取少量青霉素,它的价格贵如金。随着高产菌种的选育、发酵技术的发展等,青霉素步入了产业化生产的道路。如今,1瓶规格160万单位的青霉素注射剂的价格只要1元左右。那么,在工业上,青霉素究竟是怎样生产的呢? 青霉素 ◆发酵工程是指利用微生物的特定功能,通过现代工程技术,规模化生产对人类有用的产品,它涉及菌种的选育和培养、产物的分离和提纯等方面。 选育高产菌种 扩大培养 配制培养基 灭菌 接种 发酵 (发酵罐内) 分离、提纯产物 获得产品 ◆发酵工程的基本环节: 新课讲解 一、发酵工程的基本环节 发酵工程一般包括菌种的选育,扩大培养,培养基的配制、灭菌,接种,发酵,产品的分离、提纯等方面。 1.选育菌种: 获得优良菌种的途径: ①从自然界分离(筛选)菌种; ②人工培育菌种:采用人工诱变、基因工程等手段。 2.扩大培养: 扩大培养:是将培养到对数期的菌体分开,分别进行培养,以促进菌体数量快速增加,在短时间里得到大量的菌体。多次这样处理后,菌体数量就会是很多了。 3.培养基配制: 在菌种确定之后,要选择原料制备培养基。在生产实践中,培养基的配方要经过反复试验才能确定。 新课讲解 4.灭菌: 发酵工程中所用的菌种大多是单一菌种。一旦有杂菌污染,可能导致产量大大下降。例如,在青霉素生产过程中如果污染了杂菌,某些杂菌会分泌青霉素酶将青霉素分解掉。因此,培养基和发酵设备都必须经过严格的灭菌。 5.接种: 将扩大培养的菌种投放到发酵罐中。 这是发酵工程的中心环节。在发酵过程中,要①随时检测培养液中的微生物数量、产物浓度等,以了解发酵进程。还要②及时添加必需的营养组分,要③严格控制温度、pH和溶解氧等发酵条件。 环境条件不仅会影响微生物的生长繁殖,而且会影响微生物代谢物的形成。例如,谷氨酸的发酵生产:在中性和弱碱性条件下会积累谷氨酸;在酸性条件下则容易形成谷氨酰胺和N-乙酰谷氨酰胺。 6.发酵罐内发酵: 新课讲解 如果发酵产品是微生物细胞本身,可在发酵结束之后,采用过滤、沉淀等方法将菌体分离和干燥,即可得到产品。如果产品是代谢物,可根据产物的性质采取适当的提取、分离和纯化措施来获得产品。 7.分离、提纯产物: ▼提醒:根据发酵产品的不同采用适当的分离提纯方法: ⑴菌体(微生物细胞):采用过滤、沉淀等方法。 ⑵代谢产物:蒸馏、萃取、离子交换等方法进行提取。 8.获得产品 ▼思考:扩大培养与发酵过程中的培养是否相同? 提示:主要在于目的不同: 扩大培养是为了让菌种在短时间内快速增殖,以增加接种时菌种数量,缩短调整期,从而缩短生产周期。而发酵过程中的培养是为了获得代谢产物。 目的不同,则培养的条件就可能不同。 思考讨论 发酵工程基本环节分析 1.微生物菌种资源丰富,选择发酵工程用的菌种时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提示: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在低成本的培养基上能迅速生长繁殖;生产所需代谢物的产量高;发酵条件容易控制;菌种不易变异、退化等。 提示:要对温度、pH、溶解氧等发酵条件进行严格控制,使其最适合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同时及时添加必要的营养组分。 提示:传统发酵技术获得的产物一般不是单一的组分, 而是成分复杂的混合物,很多时候不会再对产物进行分离和提纯处理,或者仅采用简单的沉淀、过滤等方法来分离和提纯产物。 在发酵工程中使用的分离和提纯产物的方法较多。在产物的初分离阶段,常采用沉淀、萃取、膜分离、吸附和离子交换等方法;在进一步纯化阶段,会采用液相层析法、结晶法等方法。发酵工程产物无论是代谢物还是菌体本身,都需要进行质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