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音乐下册教学设计 课题 4.2大漠之夜 教学 目标 1.能正确并富有情感的演唱歌曲《牧歌》,了解蒙古族民歌的特点,扩大学生的音乐审美。 2.通过两手合唱作品的欣赏,能了解不同的合唱表演形式,拓宽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 3.了解新疆传统民族音乐“木卡姆”这一音乐题材。 教学 重点 能正确演唱歌曲《牧歌》 教学 难点 了解混声合唱及无伴奏合唱两种形式 教学 过程 教 学 内 容 与 师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和 关注的学生 情境导入: 播放马头琴独奏曲《万马奔腾》 新授课: 作品介绍 《大漠之夜》以其形式与内容的高度统一和独特的音响,借助大漠中不畏艰难,执着行进的骆驼形象,以此来激励人们克服困难、不断进取,对生活充满信心。 展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千百万无私奉献的劳动者的高贵品格,以高大的艺术形象体现出坚韧不拔的生命力量和勇往直前的人生哲理。该作品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功,创作的源泉来源于此。 音乐知识 混声合唱:是合唱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由女声(或童声)与男声混合组成的合唱。具体一般说来是由女高音声部、女低音声部、男高音声部和男低音声部四个基本声部组成的。每个基本声部又可分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声部。 作品分析 1.歌曲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小组回答:歌曲描绘了一幅“月色朦胧,星光闪烁”的寂静而辽阔的西部大沙漠里,驼队缓慢进行,驼铃叮咚作响的画面。 2.歌曲结构是怎样的 小组回答:在歌曲主体部分,“月色朦胧, 星光闪烁”的主题在不同色彩的声部展现,是主题的呈示,又是对环境和背景的简单勾画;篇幅较大的中部唱出了作品创意的核心,是对骆驼“坚韧执著”等特殊品格的赞叹,也是对在艰苦创业中默默无闻的劳动者的颂扬。再现部中进一步展开, 具有强劲的动力、把歌曲推向高潮。之后又非常自然地渐渐回到了引子的意境中。 3.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小组回答:通过描写骆驼经历坎坷而无怨无悔的进行,来赞扬人的坚韧不拔、甘于奉献、不求回报的高贵品质。 分段欣赏 1.分段欣赏———引子 (1)乐队伴奏有什么特点 模仿了什么声音 边听音乐边记录伴奏的节奏型。 (2)声部的安排是怎样的 演唱的力度是怎样的 描绘了什么画面 (3)旋律进行有什么特点 运用了什么创作手法 2.分段欣赏———陈述部A (1)乐队伴奏织体有什么变化 (2)声部的安排是怎样的 演唱的力度是怎样的 描绘了什么画面 (3)旋律进行有什么特点 运用了什么创作手法 3.分段欣赏———中部B (1)这段音乐可以分为几段 每段有什么不同 (2)声部的安排是怎样的 演唱的力度是怎样的 描绘了什么画面 (3)旋律进行有什么特点 运用了什么创作手法 (4)乐队的伴奏织体有什么变化 4.分段欣赏———再现部A’ (1)这段音乐与陈述部A是完全重复还是变化重复 (2)演唱的力度是怎样的 5.分段欣赏———尾声 (1)这段音乐描绘了什么画面 (2)这段音乐的旋律进行有什么特点 歌词有什么特点 (3)演唱的力度是怎样的 6.完整聆听合唱,师生交流讨论:这首混声合唱最大的特色在哪里 乐队伴奏与力度变化在音乐表现中具有怎样的作用 激趣导入,引入话题。 板 书 设 计 作品分析 音乐知识 作品介绍 教 学 反 思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