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890188

第五单元 京腔昆韵 演唱 这一封书信来得巧 教学设计 人音版初中音乐八年级下册

日期:2025-01-09 科目:音乐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41次 大小:3962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第五,单元,京腔,昆韵,演唱,一封
  • cover
课题:《京剧》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这一封书信来得巧》选自人民音乐-出卷网-出版的第五单元《京腔昆韵》第一课时的内容,这首戏曲的选段来自京剧传统戏《定军山》,前为西皮流水后为西皮散板,属于京剧行当中老生的唱腔,旋律明朗、流畅,情绪坚定欢快。 【教学目标】 1.审美感知:欣赏、学唱《这一封书信来的巧》,体会西皮流水有板无眼的节拍特点,并能模仿、体验老生行当的唱腔韵味。 2.艺术表现:能在感受、体验京剧唱段中,积极参与演唱,欣赏等实践活动,并对中国传统艺术产生兴趣及自豪感。 3.创意实践:在学习京剧有关的知识过程中(京剧起源、四大行当、四大名旦、四大功夫、三大件。)通过唱一唱,做一做,念一念等实践活动,对京剧产生浓厚兴趣 4.文化理解:通过了解传统京剧音乐文化知识,了解京剧国粹的艺术价值,并传承与发展戏曲艺术。通过艺术课堂,渗透爱国主义思想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京剧唱段《这一封书信来的巧》及京剧知识。 难点:西皮唱腔及其流水板式特点:上口字、尖字的咬字发音。体会京剧老生大嗓真声唱腔 【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情境教学法、示范式教学 【教具准备】 多媒体、钢琴、录像机等 【学情分析】 京剧是我国的国粹,是最具有民族性,群众性,和国际性,代表着中华戏曲文化主流。八年级的学生,大部分学生只知道戏曲方面基础知识,也没有太深学习戏曲艺术的学生. 本单元在编写时,考虑到了学生的学习接受和认知程度.以国粹京剧为主.在唱段的选择上,以经典性,思想性,艺术性为原则,希望学生能在有限的课时内,能对音乐的基本特点,和京剧知识京剧有多方位的认识和了解. 【教学过程】 学习任务一 : 听教师范唱导入 学生通过欣赏教师范唱一段传统京剧唱段《苏三起解》,引出中国戏曲—京剧,直接导入戏曲课堂。 【设计意图】 教师戏曲范唱,让学生零距离走近戏曲,感受戏曲艺术魅力。利用教师的演唱以增加现场效果,吸引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更容易尝试和接纳戏曲。为后面的教学做好铺垫,讲解京剧的相关内容,让学生更加有兴趣的学习。 【教学策略】 1、提出问题:请学生说出教师演唱的是什么戏曲剧种。 2、播放伴奏,教师演唱《苏三起解》一个片段,直接导入课堂。 学习任务二: 新课学习 京剧知识知多少探究 1、京剧起源 因形成于北京而得名。清朝年间,安徽四大戏班进京后,与北京的剧种相融汇,逐渐衍变成为京剧。 2、四大行当 (多媒体) 生(老生、小生、武生) 旦(花旦、青衣、武旦、老旦) 净(正净、副净、武净) 丑(小丑、丑婆) 3、四大名旦(多媒体) 以梅兰芳为首的四大名旦、尚小云、荀慧生、程砚秋 重点介绍梅兰芳蓄须明志的爱国故事。 4、四大功夫 (唱念做打) (1)唱:两大唱腔(西皮和二黄) 欣赏西皮《这一封书信来的巧》和二黄《白蛇传》片段 西皮和二黄对比: 唱 腔 速 度 节 奏 情 绪 西 皮 快 紧凑 激昂 二 黄 慢 舒展 悲伤 学唱一段西皮流水《这一封书信来的巧》 教师范唱作品 先跟琴熟悉旋律 加简单表演动作熟练演唱老生唱段 跟音乐伴奏熟练演唱。 (2)念:戏曲中的念白。 念白: 生:公主你这头一猜. 旦:猜着了. 生:猜错了. 旦:吆,怎么猜错了呢? (3)做:观看一段视频〈拾玉镯〉,了解舞台虚拟的动作表演 教师示范开门和关门的虚拟动作,并让学生表演。 (4)打:舞台上经过专业训练的,有一定功夫的演员的武打场面。 观看〈三岔口〉一段舞台武打场面表演。 5、京剧三大件(分文场和武场)京胡、月琴、三弦、锣、镲、板等。 【设计意图】 用学生熟悉的问题背景作为载体,便于研究本节课的教学目标4问题。 借助图片,让学生直观了解和掌握课标3的问题。 西皮和二黄两大唱腔,通过视频赏析,直观对比出不同。 在西皮流水学唱中,感受老生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