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588538

【新教材】人教版音乐7下第二单元项目一音乐是什么样的艺术 教案

日期:2025-04-04 科目:音乐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38次 大小:46974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音乐,第二,艺术,什么样,项目,单元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题 音乐是什么样的艺术? 单元 二 学科 音乐 年级 七年级 教材分析 本次教学内容围绕音乐与其他艺术形式的区别,以及音乐中丰富的情绪体验展开。通过对比音乐、美术、文学作品,引导学生认识音乐作为声音艺术和情绪艺术的独特之处;借助聆听不同风格音乐作品,帮助学生体会音乐情绪特征,了解乐谱形态与情绪的关联,让学生在音乐欣赏与实践中,深入感受音乐魅力,提升音乐审美能力,形成对音乐艺术的正确认知。 学习目标 1.学生能清晰阐述音乐与美术、文学在呈现材料和表达内容上的差异,明确音乐是声音的艺术、情绪的艺术这一本质属性。2准确体会不同音乐作品的情绪特征,依据乐谱形态特征判断音乐情绪,提升音乐感知与分析能力。3.在音乐欣赏与实践中,获得细腻、微妙、难以言传的情感体验,增强对音乐艺术的热爱,培养积极的审美态度。 核心素养描述 审美感知: 通过聆听、分析音乐作品,对比不同艺术形式,培养学生对音乐美的感知能力,提升音乐审美素养,使其能敏锐捕捉音乐中的情绪变化和艺术特色。实践创新: 鼓励学生演唱曲谱、用图案表达音乐感受,锻炼音乐表现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展现对音乐的理解与感悟,增强艺术表现力和自信心。文化理解: 引导学生了解音乐在表达情感、传递文化方面的重要作用,理解音乐艺术在文化传承中的价值,拓宽文化视野,促进文化交流与融合。 重点 深刻理解音乐与其他艺术形式的区别,把握音乐是声音和情绪艺术的本质,明确其非视觉规定性和非语义指向性。 难点 引导学生在音乐中获得细腻、微妙的情感体验,感受音乐丰富多变的情绪世界,体会音乐独特的审美价值。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播放两段风格差异大的音乐片段,如激昂的《命运交响曲》和舒缓的《故乡的原风景》,提问:“这两段音乐给你们带来怎样不同的情绪感受?” 引导学生分享感受并总结,引出本节课探索音乐独特魅力的主题。 聆听音乐,认真感受并思考,积极分享自己的情绪体验,如紧张、激动、放松、宁静等。 以生动的音乐片段激发学生兴趣,引发情感共鸣,快速将学生带入音乐情境,自然引出教学主题。 音乐与其他艺术形式的区别 1.展示同题材的音乐(琵琶曲《大浪淘沙》)、美术(黄河主题画作)、文学(刘禹锡《浪淘沙》)作品。引导学生分组讨论,从呈现材料和表达内容两方面分析它们的特点,填写表格。 分组讨论,观察画作、阅读诗词、聆听音乐,分析并填写表格。 通过对比分析,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团队协作能力,让学生直观认识音乐与其他艺术形式的差异,突出音乐独特性。 2.总结:美术通过画作直观呈现景象,表达内容明确;文学用文字描绘,也具有明确性;音乐以音响为材料,表达内容不明确,但能带来独特的情绪体验。 小组代表发言,分享讨论结果,倾听其他小组观点,进行补充和完善。 音乐情绪体验探究 播放《喜洋洋》和《小白菜》,引导学生对比聆听,感受情绪差异,分组讨论情绪产生原因。2.展示两首作品乐谱,讲解速度、节奏、旋律等形态特征与情绪的关系,如《喜洋洋》速度明快、节奏密集、旋律起伏小,所以欢快;《小白菜》速度缓慢、节奏疏松、旋律下行,故而悲伤。3. 让学生边听音乐边用线状或点状图案画出情绪感受,之后分享作品。4. 组织学生演唱两首作品曲谱,进一步感受情绪。 1.对比聆听音乐,记录感受,分组讨论情绪来源,如乐器、节奏、旋律等因素的影响。2. 观察乐谱,理解速度、节奏、旋律与情绪的联系,做好笔记。3. 创作图案表达情绪,积极分享创作思路和感受,欣赏他人作品,互相学习。4. 跟随音乐演唱曲谱,感受旋律和节奏变化,加深对音乐情绪的理解。 运用多种方式让学生深入体验音乐情绪,培养音乐感知和表达能力,加深对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