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534552

【新教材】人教版音乐7下第一单元项目三第二课时 提升美好听觉体验 教案

日期:2025-04-04 科目:音乐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55次 大小:50044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单元,体验,听觉,美好,提升,课时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学习项目三 提升美好听觉体验(二) 课题 提升美好听觉体验(二) 单元 二 学科 音乐 年级 七年级 教材分析 本课时是七年级音乐课程第一单元的第三个学习项目,聚焦于 “声音品质与听觉体验”。通过对比不同音频格式、播放设备的效果,结合科学发声方法的实践,引导学生理解影响声音品质的多种因素,并通过合唱《回声》培养声部协作与艺术表现力。本课时是对第一课时 “声音方位探索” 的延伸,为后续音乐审美与实践奠定基础。 学习目标 1.能辨别不同音频格式(如 MP3、WAVE、FLAC)的音质差异。掌握科学发声方法,调整音色、控制音量,完成分声部合唱《回声》。2.通过对比实验与小组合作,探究声音品质的影响因素。通过角色扮演与实践,体验高品质声音的艺术表达。3.感受高品质声音的美感,提升音乐审美能力。增强团队协作意识,体会音乐对生活的积极影响。 核心素养描述 审美感知:通过对比不同音频格式和设备,感知声音品质的差异。艺术表现:运用科学发声方法,准确表达合唱《回声》的意境。创意实践:通过调整声部位置与音量,探索声音的空间感。 重点 了解声音品质的差异,掌握科学发声方法。 难点 认识影响声音品质的多种因素,实现合唱声部的均衡与和谐。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情境导入:声音盲盒挑战 展示 3 个盲盒(A/B/C),播放不同“盲盒”的《回声》片段。引导学生展开联想描述音质。(如 “MP3 像褪色照片,FLAC 像丝绸”)。 学生投票选择最喜欢的声音。 分组讨论,描述音质差异。 盲盒激发兴趣,联觉训练提升审美表达。 二、新知探究:声音品质探索 1. 展示不同播放设备(如手机、耳机、音箱),播放同一音频,引导学生辨别保真度。 2.声音品质探索实验,教师出示实验内容。(1)组织实施:将学生分组,发放实验记录表格,巡回指导学生进行实验,解答疑问。(2)总结归纳:组织学生分享实验结果,引导讨论,总结影响声音品质的因素和挑选音响设备的要点。3.组织 “耳机选购模拟秀”,提供消费者需求卡(如电子音乐爱好者、预算 500 元)。 1.学生聆听并对比不同设备的音质,记录感受。学生动手实验。聆听思考:认真聆听教师讲解,思考音响设备挑选问题。(2)分组实验:按要求分组,合作完成四个实验,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分享讨论:小组代表分享实验发现,参与课堂讨论,交流心得。3.“如何挑选耳机和音箱?”分组讨论挑选标准,结合教材步骤设计实验方案。 1、模拟真实评测场景,培养科学探究与生活应用能力。2.学生自主实验培养其动手实践、观察分析能力,小组合作提升团队协作能力。分享讨论环节锻炼学生表达能力,总结归纳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知识体系。3.通过实践体验,理解播放设备对音质的影响,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三、新知探究:美妙的回声 1. 讲解科学发声方法(如气息控制、共鸣运用),示范正确发声姿势。2. 分声部练习合唱《回声》,指导学生调整音色、控制音量,营造空间感。3.播放高品质《回声》音频,对比学生演唱效果。 1. 学生跟随教师练习发声,尝试调整声音状态。2. 分组分声部排练,互相聆听并调整配合。3. 对比评价,总结提升方向。 通过角色扮演与实践,将科学方法融入艺术表现,提升合唱表现力。 课堂小结 1. 总结影响声音品质的因素(音频格式、设备、发声方法、听觉环境)。 2. 布置课后任务:撰写 “如何提升家庭音乐欣赏体验” 的建议。 学生回顾学习内容,提出个人见解,记录课后任务。 巩固知识,引导学生将所学应用于生活,培养责任感。 板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