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11070

(新教材)湘教版音乐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欣赏《渔舟唱晚》《百鸟朝凤》《二泉映月》课件+素材

日期:2025-04-02 科目:音乐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00次 大小:18618555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欣赏,课件,二泉映月,百鸟朝凤,渔舟唱晚,第二
    (课件网) 湘教版七年级下册音乐第二单元 华夏之声 授课教师:杨雪梅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渔舟唱晚》 第一部分 PART 01 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一首乐曲,这首作品是由什 么乐器演奏的?聆听的时候你联想到什么样的画面? 你了解古筝吗? “筝”因弹奏起来‘铮铮’作响而命为“筝”,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的秦国,古筝己经广为流传,故也称“秦筝”,距今己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加一个古字,是借以说明它的历史久远。“古筝”是中华民族古老的弹拨乐器。 古筝的构造 筝头 筝尾 筝弦 雁柱 面板 (弹拨乐器) 这首作品的名字叫《渔舟唱晚》,取自唐代诗人王勃《滕王阁序》“渔舟唱晚,穷响彭蠡之滨”的诗句,描写了夕阳映照万顷碧波,渔民悠然自得,渔船随波渐远的优美景象。 请同学们欣赏第一部分,说一说这部分音乐的 速度和情绪是怎样的?让你有产生哪些联想? 第一部分 主题旋律 乐曲的情绪、速度、节奏、力度、旋律特点怎样?乐曲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优美抒情、缓慢、舒展、较弱、富有歌唱性;仿佛让我们置身于夕阳余辉尽染,碧波涟漪的湖面,沉浸在微风轻拂,渔舟缓缓而行的诗情画意之中。 渔船泊岸,渔人归家, 湖面渐渐平静, 湖边只留一片幽静, 月色优美,意境深远。 尾 声 《渔舟唱晚》乐曲的意境优美,好像是一幅水墨画。其表现了夕阳西下,落日的余辉映照在湖面上,远处青山朦朦,白帆点点,随风飘来阵阵欢快的渔歌声,渐渐地,歌声远去,湖边只留下了一片寂静。 《百鸟朝凤》 第二部分 PART 02 《百鸟朝凤》是一部情感电影,影片讲述了一位德高望重的唢呐老艺人焦三爷带领徒弟们用执着的热情与坚定的信仰追求一起传承唢呐精神的故事。 乐器 唢呐 民族吹管乐器,据传唢呐原来是古代波斯和阿拉伯一带的民间乐器,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在中国流传很广。唢呐的大小不一,常用的唢呐体形较小,有8个音孔,是民间吹打乐和民间乐队中的主要乐器之一,常用于独奏与合奏。唢呐由哨、芯子、气盘、杆、铜碗等部分组成,音色高亢明亮,适宜于表现热烈、欢快的情绪。 (吹管乐器) 《百鸟朝凤》全曲共分为八个部分: 一、山雀啼晓 二、春回大地 三、莺歌燕舞 四、林间嬉戏 五、百鸟争鸣 六、欢乐歌舞 七、凤凰展翅 八、并翅凌空 分段欣赏 欣赏第二部分———春回大地 思考:这段乐器中唢呐与哪种吹管乐器对接? 主题音调 ———竹笛 分段欣赏 欣赏第五部分———百鸟朝凤 思考:这段旋律最开始是模仿了哪种鸟叫? 猫头鹰 鹌鹑 柳莺 画眉 黄雀 麻雀 分段欣赏 欣赏第六部分———欢乐歌舞 思考:这段旋律模仿了哪种动物? 蝉(知了) 循环换气法 民族乐器与流行音乐的结合 《二泉映月》 第三部分 PART 03 中国的民族民间音乐可分为: 古代音乐、民族器乐曲、民歌、戏曲曲艺音乐等 常见的中国民族乐器有哪些? 二胡 二胡又名南胡,构造分琴筒、琴杆、千斤、弦轴、琴头、马尾等,弦二根,大多采用五度定弦。弓夹在两弦中,琴筒上蒙蛇皮。音色柔和优美。 (拉弦乐器) 民族音乐家—华彦钧 小名阿炳,江苏无锡人。阿炳出身卑微,社会地位低下,自幼备受歧视,生活凄苦。因三十五岁双目失明,被称为“瞎子阿炳”。阿炳在音乐上博采众长,广纳群技,把对痛苦生活的感受,全部通过音乐反映出来。他的音乐作品,渗透着传统音乐的精髓,透露出一种来自人民底层的健康而深沉的气息,情真意切,扣人心弦,充满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一生共创作和演出了270多首民间乐曲,他最著名的曲目是二胡独奏《二泉映月》。1950年12月4日阿炳病逝,终年57岁,葬无锡西郊璨山脚下“一和山房”道士墓。 01 此处添加标题 0 此处添加标题 惠山泉———天下第二泉” 二泉亭 二泉原本是指无锡惠山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