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10649

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采花》教学设计

日期:2025-04-04 科目:音乐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84次 大小:2048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人教,2024,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 cover
《采花》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采花》是八年级第四单元“神州音韵”中的一首歌曲,是流传于四川的传统小调。歌词用纯朴生动的语言叙述了一年中每个月中盛开的代表性花卉,使人们从中得到生活乐趣和生产知识,富有趣味性。 教学理念: 本课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曲谱视唱的形式,逐步引导学生学会歌曲,并感知四川民歌的演唱风格。活动与探究环节通过引导学生以分组的形式进行即兴式自由发挥为主要特点的探究与创造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创新意识和合作意识。 教学目标: (一)掌握乐曲当中出现的切分节奏,了解民族五声调式。 (二)运用视听结合法、视唱法、合作探究等方法让学生学会歌曲,并进一步了解中国民歌的分类和歌曲的音乐特点。 (三)1.能够用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 2.培养学生喜欢民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重点:学会歌曲,并能用欢快、圆润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难点:学会歌曲中的典型节奏并熟练掌握。 教学准备: 钢琴、多媒体课件、打击乐器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播放《采花》伴奏音乐视频,学生跟老师做律动。 师:哪位同学来模仿一下刚才刚才我们做律动的节奏?(出示大切分节奏)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四川民歌,更加深入的了解大切分节奏。 2.出示课题。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学习四川民歌的代表作品《采花》。 3.提问关于民歌知识。明确《采花》的小调风格。 (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口口相传是知识、技能传播的重要途径,给这些内容配上曲调,就形成了民歌,这既调节了人们的文化生活又帮助知识广为传播,由此可见民歌是应人民的需要而产生的,它始终和人民的生活保持密切联系。) 二、学习歌曲: 1、初步聆听 (1)首先让我们一起来初赏歌曲《采花》,欣赏的过程中想一想歌曲的速度情绪是怎样的?歌中唱了什么内容?(播放音乐) (2)接下来老师唱歌词,同学们填空,把歌唱中的花的名字说出来。 师:歌曲唱了什么?(一年当中十二个月开的什么花做了叙述) (3)师范唱乐谱,学生思考歌曲分为几个乐句?每一句结尾的音和下一句开头的音有什么联系?歌曲中有几个音?乐曲中出现了do、re、mi、sol、la五个音,这是我国的五声调式。跟琴唱五个音。简介“鱼咬尾”民歌创作手法。 (4)师生共同总结民歌的特点。 (5)跟钢琴一起学习歌谱,找出互相频率最多的节奏型。 X X X 哒 哒 哒 那我们把这个八分音符变成十六分音符: 后十六: X X XX 前十六: XX X X 我们做个训练,手拍拍子,口读节奏: 手: X X ∣ X X ∣ X X ∣ X X ‖ 口: X X XX ∣ X X XX ∣ XX X X ∣ XX X X ‖ 有趣的节奏给他填上旋律我们来唱一唱。 ① 2 1 12 ︱ 3.5 3 6 ‖ ② 35 6 1 ︱ 6 5 3 ︱ 6 3 23 ︱ 1 0 ‖ 2.跟琴集体演唱曲谱。 3.重点讲解歌曲中“一字多音”的地方,还有换气的句子以及衬词“哟”的用法。 (1)采用男女分组对唱的形式演唱歌曲。 (2)学生拿出自备乐器为歌曲伴奏,教师给出伴奏节奏,学生用自备的伴奏乐器伴奏。 《采花》这首作品非常简单,词曲都短小精悍,但是短小的旋律中浓缩了中国民歌的创作精髓,朴素的歌词闪烁着劳动人民的无穷智慧。 三、拓展情感升华 1、我们学唱了四川民歌,你对四川有哪些了解呢?你还知道四川哪些民歌?(《太阳出来喜洋洋》、《川江号子》《康定情歌》、《八月桂花遍地开》等)。唱一唱《康定情歌》。 2、民歌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希望同学们喜欢我们的民族音乐,让民歌永远流淌在大家的心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