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柳 青》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江苏民歌《杨柳青》,使学生能从中感受到浓郁的扬州民歌风格 2、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杨柳青》,并尝试用扬州方言来演唱 3、讲授扬州相关文化,使学生增加对民歌的认识,并喜爱民族文化。 4、通过学习歌曲《杨柳青》,感受江苏人民对家乡的热爱;通过创编歌词,由感受歌曲的立意转为对自己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感受民歌独有的地方风味; 难点:尝试用扬州方言演唱歌曲。 教材分析: 《杨柳青》是江苏扬州地区最富代表性的民歌之一, 曲调为五声宫调式,全歌活泼风趣。衬词在歌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扩充乐句的重要手段。教唱时,要让学生听几首扬州地区的民歌,使学生初步感受扬州民歌风格特点。歌曲可用领唱与齐唱或女声表演唱的形式演唱。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播放苏州民歌《太湖美》 师:今天老师将带领同学们一同走进江苏扬州,说起扬州,我不禁想起一首古诗;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有许多事人曾经在作品中写道扬州美景,比如杜牧曾经写过这样一首诗(出示PPT);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2、播放扬州美景图供学生欣赏 2、寓教于乐 1、感受歌曲 师:扬州不但山美水美,扬州的民歌更美呢!今天我们来听一首扬州民歌《杨柳青》 (1)初听 设问:这首歌给你一种什么样的感受?(轻松活泼) 音乐中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表达了扬州人民 怎样的情感? (2)再听 找出这首歌的与众不同之处 ①扬州方言 ②衬词 为什么要使用这么多衬词?能否去掉? 2、老师去掉衬词演唱歌曲,通过对比让学生感受衬词的作用(烘托气氛,让歌曲更显活泼风趣、更具有地方韵味) 3、学习扬州方言,按节奏朗读歌词 仔细聆听,说说扬州方言发音的特点 ①平翘舌部分,一般都使用平舌音 晨(cen) 水(sui) 山(san) 是(si) ②前鼻音较多,且发音位置相对靠前 青(qin) 麦(mei) 赛(sei) ③个别字发音特殊 he xue 嗬{ 虐{ huo nve 师生按节奏齐读歌词 3、学唱歌曲 ①师范唱,学生试唱歌谱中色块的歌词 ②跟琴学唱 ③随录音跟唱,找出你觉得最难唱的乐句 ④攻破难点 ⑤师生合作演唱 ⑥男女生合作演唱 ⑦齐唱 四、课堂小结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