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025890

5.1 生长素的发现开启了人类对植物激素调节的探索课件(共61张PPT)高中生物 浙科版 选修一

日期:2024-06-25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7次 大小:676175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选修,科版,生物,高中,PPT,61张
  • cover
(课件网) 第五章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一节 生长素的发现开启了人类对植物激素调节的探索 第1课时 生长素的发现过程和生长素促进植物生长 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01 生长素促进植物生长 02 课堂小结 03 当堂检测 04 目 录 体验发现生长素的过程和方法,并解释植物向光性的原因; 结合实例,理解生长素的作用及其在生产上的应用。 学习目标 通过学习生长素的发现过程,感受科学家探索之路,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思维和方法。 核心素养 01 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新课导入 一枝红杏出墙来 放在窗台上久不移动的植物 生物学现象 思考1. 图中植物的生长方向有什么特点? 思考2. 可能是哪种环境因素刺激引发了植物的形态改变? ———植物的向光性 在单侧光的照射下,植物朝向光源方向生长的现象,叫作向光性。 植物的向光性 1 概念 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2 (1)1880年前后-达尔文父子的实验 金丝雀虉草 金丝雀虉草 实验材料: 特别是禾本科植物胚芽外的锥形套状物。 胚芽鞘: 胚芽鞘 是禾本科一年生单子叶植物。生活周期类似于春小麦,它是一种谷类作物。 胚芽鞘 尖端 尖端以下部分 实验材料:金丝雀虉草的胚芽鞘 胚芽鞘作用:它能保护生长中的胚芽。种子萌发时,胚芽鞘首先钻出地面,出土后还能进行光合作用。 (1)1880年前后-达尔文父子的实验 任务1. 阅读课本98页,回答问题: ① a、b组对照实验说明了什么? ② c、d中遮盖胚芽鞘尖端和它下面一段的目的是什么? ③ 胚芽鞘弯曲生长的是哪一部分? ④ 感受单侧光刺激的是哪一部分? (1)1880年前后-达尔文父子的实验 a b c d 说明了胚芽鞘的生长弯曲与尖端有关,没有尖端,胚芽鞘既不生长也不弯曲。 分别遮盖胚芽鞘尖端和它下面一段,是采用排除法,观察某一部分不受单侧光刺激时的反应,从而确定是哪一部分在起作用。 ② c、d中遮盖胚芽鞘尖端和它下面一段的目的是什么? (1)1880年前后-达尔文父子的实验 任务1. 阅读课本98页,回答问题: ① a、b组对照实验说明了什么? a b c d 任务1. 阅读课本98页,回答问题: ③ 胚芽鞘弯曲生长的是哪一部分? ④ 感受单侧光刺激的是哪一部分? 胚芽鞘弯曲生长的是尖端下面的一段。 c、d组对照-感受光刺激的是胚芽鞘尖端。 (1)1880年前后-达尔文父子的实验 a b c d (1)1880年前后-达尔文父子的实验 幼苗尖端是感光部位。发生弯曲的部位主要是幼苗尖端下部。 当幼苗暴露在单侧光下,幼苗尖端产生一种“影响”,并向下传递,引起下部发生弯曲。 结论 推测 (2)1913年,波森 詹森实验 从幼苗尖端向下传递的信号是一种可移动的化学物质。 结论 (3)1918年,拜尔实验 单侧光照导致这种化学物质的不对称运输,进而导致其不均匀分布。 结论 首次提出幼苗尖端产生了一种促进生长的化学物质,并向下运输。 (4)1926年,温特实验 尖端的化学物质会通过扩散进入琼脂中,可以用这种琼脂块代替幼苗尖端进行实验。 温特的实验证明,燕麦幼苗尖端确实产生了一种化学物质,向下运输,促进幼苗生长。他将这种物质命名为生长素。他还提出,幼苗之所以会向光弯曲生长,是因为背光侧的生长素浓度高于向光侧。 结论 推测 由于植物体内生长素含量极微小,受当时分析提纯技术的限制,到1934年,荷兰科学家郭葛(F. Kogl)才从玉米油、根霉、麦芽等材料中分离纯化了生长素,发现其化学本质是一种称为吲哚乙酸(IAA)的小分子有机物。直到1946年,人们才从植物中分离出了IAA。 实验者 主要思路与方法 达尔文父子 鲍森·詹森 拜尔 温特 任务2:请总结四位科学家的主要思路与方法,填入下表: 去除胚芽鞘顶端,观察去除整个结构的影响;用锡箔小帽套住顶端,以去除单侧光对顶端的影响 在胚芽鞘顶端和顶端以下部位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