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6028145

5.1 生活中的酸和碱 同步练习 (含解析)九年级化学沪教版(上海)第二学期

日期:2025-04-20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14次 大小:18278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第二,上海,教版,化学,九年级,解析
  • cover
5.1 生活中的酸和碱 同步练习 九年级化学沪教版(上海)第二学期 一、单选题 1.化学知识可以帮助我们远离灾害.以下做法不合理的 A.有人不慎跌入含有大量二氧化碳的深洞中,不采取任何防护措施,立即下洞救人 B.厨房中的煤气大量泄漏时,立即关闭气阀,不能打开抽油烟机排气 C.如果氢氧化钠溶液不慎沾在皮肤上,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D.酒精在桌面上着火时用湿抹布盖灭 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滴加液体 B.稀释浓硫酸 C.称量NaOH固体 D.蒸发 3.化学改变世界的途径是使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化学实验是化学科学发展和化学学习的重要途径,则下列化学实验过程中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A.过滤 B.检验氧气 C.排水法收集气体 D.稀释浓硫酸 4.下列对物质用途描述错误的是 A.用稀盐酸除铁锈 B.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图书档案室的火灾 C.用氮气作为灯泡填充气 D.用烧碱消除面团发酵产生的酸味 5.工业上某物质广泛用于石油精制、造纸、印染、制肥皂等,则该物质是 A.硫酸 B.氯化钠 C.氢氧化钠 D.熟石灰 6.下列整理归纳得出的规律合理的是 A.溶液中的溶剂一定是水 B.同种物质分子间的间隔,气体一定比液体大 C.酸、碱中一定含有氧元素 D.不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是酸溶液 7.下列实验基本操作错误的是( ) A.研磨闻气味 B.蒸发食盐水 C.稀释浓硫酸 D.测溶液的pH 8.下列实验方案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内容 实验方案 A 分离木炭粉和氧化铜 在空气中灼烧至固体质量不再变化 B 检验食盐中是否添加碘酸钾 加入淀粉溶液 C 鉴别浓H2SO4和稀H2SO4 打开瓶盖,观察是否有白雾 D 除去氯化钠溶液中混有的少量盐酸 加热蒸发法 A.A B.B C.C D.D 9.下列有关硫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浓硫酸是一种易挥发的无色液体 B.浓硫酸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液体 C.浓硫酸有吸水性,在实验室常用它做干燥剂 D.浓硫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质量会减少 10.下列物质中,属于碱的是 A.Hg B.NH3 C.KClO3 D.Mg(OH)2 11.浓盐酸和浓硫酸对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两者均具有挥发性 B.两者均有刺激性气味 C.两者均具有酸性 D.两者均有吸水性 12.下列关于 NaOH 和 Ca(OH)2 的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 A.都易溶于水放出热量 B.通常都是粉末状固体 C.久置在空气中都会发生变质 D. Ca(OH)2 对皮肤没有腐蚀作用 13.下列实验方案的两种方法都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方法一 方法二 A 区分H2和CH4 闻气味 点燃,火焰上罩一个干冷烧杯 B 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变质 滴加澄清石灰水 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C 除去CO中少量的CO2 通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 通过足量灼热的炭粉 D 区分黄铜(铜锌合金)和黄金 观察颜色 加入稀盐酸 A.A B.B C.C D.D 14.化学概念间有包含、并列、交叉等不同关系,下列选项符合如图所示关系的是(  ) A B C D X 化合反应 酸 饱和溶液 中和反应 Y 氧化反应 碱 不饱和溶液 置换反应 A.A B.B C.C D.D 二、填空题 15.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重要思维方式。 (1)选择下列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化学式): A.稀硫酸 B.硝酸铵 C.氢氧化钠 D.氯化钠 E.熟石灰 F.碳酸氢钠 G.硝酸钾 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是___;撒在公路上用于消除积雪的是__。常用作焙制糕点的是____;可用作复合肥料的是_____;用于金属除锈的是_____。 (2)在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里,碳及其化合物占有重要地位。金刚石和石墨均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但两者物理性质差异较大,其原因是_____。 (3)二氧化碳是当今最主要的温室气体,我国科学家已成功合成新型催化剂,将CO2高效转化为甲醇(CH3OH),这既可缓解碳排放引起的温室效应,还将成为理想的能源补充形式,该反应的微观过程如题图所示: 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