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606532

【课堂新坐标】2013-2014学年高中物理(粤教版选修1-1)第1章《电与磁》同步课件+课时作业+教师用书+章末归纳提升+综合检测(15份)

日期:2024-11-01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76次 大小:3496039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教师,同步,课件,课时,作业,章末
    第一节有趣的静电现象 课 标 解 读 重 点 难 点 1.能识别静电现象,通过实验认识摩擦起电现象,知道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知道带电体的相互作用规律. 2.知道使物体带电有三种方法:摩擦起电、感应起电和传导起电.能用物质的微观结构解释摩擦起电现象. 3.知道电荷守恒定律,能用电荷守恒定律解释摩擦起电现象. 1.物体摩擦起电、感应起电和传导起电的方法.(重难点) 2.电荷守恒定律.(重点) 3.用物质的微观结构解释摩擦起电现象.(难点) 静电的产生 1.基本知识 (1)物体带电的三种方式 摩擦起电、传导起电、感应起电. (2)静电产生的过程 图1-1-1 ①如图1-1-1所示,把一个空铝罐平放在光滑平面上.拿一个气球在头发上来回摩擦几下,然后移到距离铝罐3~4 cm处.缓慢地将气球移近铝罐,可以发现摩擦过的气球能够吸引铝罐,说明气球带了电. ②如图1-1-2所示,让带有绝缘柄的金属小球A先与带电体接触,然后与验电器接触.可以发现金属箔片张开,说明金属小球A带了电. 图1-1-2 ③如图1-1-3所示,让绝缘支柱支持的不带电的金属导体A和B彼此接触,靠近带正电的小球C,可以发现挂在A和B下面的两片金属箔都张开,说明A、B都带了电. 图1-1-3 2.思考判断 (1)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负电.(×) (2)感应起电的实质是带电体的电荷飞到了导体上.(×) 3.探究交流 如图1-1-4所示的现象为感应现象,为什么发生感应起电的是导体而不是绝缘体? 图1-1-4 【提示】 感应起电的实质是在带电体电荷的作用下,物体上的正、负电荷发生分离,只有导体上的电子(或正、负离子)才能自由移动,而绝缘体上的电子不能自由地移动,所以导体能发生感应起电,而绝缘体不能. 静电现象的解释 1.基本知识 (1)物质的结构 物质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则由带有电荷的原子核和电子组成,原子核带正电荷,电子带负电荷.原子所含的正电荷与负电荷相等,因此物质不显电性. (2)电荷守恒定律 电荷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它们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的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不变. 2.思考判断 (1)物体带电的实质是电荷的转移.(√) (2)三种起电方式中,感应起电违背了电荷守恒定律.(×) 3.探究交流 如果天气干燥,晚上脱毛衣时会听到“噼啪”声,这是什么原因呢? 【提示】 这是因为衣服和衣服之间、衣服和皮肤之间的摩擦产生了电. 使物体带电的三种方式 【问题导思】  1.摩擦起电的实质是什么? 2.传导起电的实质是什么? 3.感应起电的实质是什么? 1.摩擦起电 (1)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两个不同的物体相互摩擦,其中一个物体失去电子而带正电,另一个物体获得电子而带等量的负电. (2)摩擦起电的原因: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由于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束缚能力不同,在摩擦过程中由于摩擦力做功,对核外电子的束缚能力弱的原子失去电子而带正电,对核外电子的束缚能力强的原子获得电子而带负电,且两个物体带等量的正、负电荷. (3)摩擦起电的本质:一个物体失去电子带正电,另一个物体得到这些电子而带负电.即摩擦起电是由物体间电荷的转移引起的. 2.传导起电 (1)用一个不带电的物体去接触另一个带电的物体,带电物体的净电荷的一部分就会转移到原来不带电的物体上,使原来不带电的物体带电. (2)两个完全相同的导体球发生接触时,同种电荷总电荷量平均分配,异种电荷先中和后再平分;两个导体球分离后,各带等量的同种电荷(恰好中和时,两导体球都不带电). (3)传导带电的本质:两个物体之间发生电荷的转移. 3.感应起电 (1)用带电的物体靠近没有带电的物体,也能使没有带电的物体带电.例如,将一个带电的物体靠近一个原来没有带电的金属导体,金属内部的自由电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