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课改版七上 第二章第二节中学生 学实验的常用工具 能力提升 一、单项选择题(共22小题) 1. 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材料要求薄而透明,其原因是 A. 便于放置在显微镜上 B. 不易污染物镜 C. 易于将观察材料染色 D. 能让光线透过 2. 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的结构时,观察的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的,原因是这样的材料 A. 便于放置在显微镜上 B. 不易污染物镜 C. 易于被染色 D. 能让光线透过 3. 在显微镜的结构中,与进光量的控制无关的是 A. 物镜倍数 B. 反光镜 C. 遮光器 D. 细准焦螺旋 4. 以下镜头能够实现的最大放大倍数为 A. 倍 B. 倍 C. 倍 D. 倍 5. 使用显微镜时,如果目镜倍数是 倍,物镜倍数是 倍,那么物像被放大了多少倍 A. 倍 B. 倍 C. 倍 D. 倍 6. 某同学在使用显微镜时,在低倍镜视野中看到的图象如图移到视野正中央,应将玻片标本 A. 向左下方移动 B. 向左上方移动 C. 向右上方移动 D. 向右下方移动 7. 在较暗的环境下,使用显微镜对光时应选择 A. 大光圈、凹面镜 B. 小光圈、平面镜 C. 大光圈、平面镜 D. 小光圈、凹面镜 8. 下列有关显微镜的操作,正确的是 A. 显微镜视野较暗,应选用平面镜 B. 换用高倍镜后,只能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清晰 C. 要将视野右下方的气泡从视野中移出,最快的方法是向右下方移动玻片 D. 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时,应从侧面注视物镜 9. 某兴趣小组调查校园内的生物,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 甲在草坪下发现一只蜈蚣,既害怕又觉得恶心,就没有记录 B. 乙发现几株未见过的小花,将它们拔起来,准备带回学校问老师 C. 丙的调查记录中有蚂蚱,看到其他同学的记录都没有,便将它删去 D. 丁看见蝴蝶在花丛中飞来飞去,于是将它记录下来 10. 在野外调查生物种类时,你认为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 边观察边记录 B. 将自己喜欢的花草采回家种植 C. 看到自己喜欢的花就采摘 D. 品尝异果,嗅赏奇花 11. 显微镜下观察的材料一定要薄而透明的原因是 A. 便于盖上盖玻片 B. 不易污染物镜 C. 利于碘液染色 D. 能让光线通过 12. 使用显微镜时,可参照下图快速判断“污物”的位置,图中①②分别为 A. 装片、目镜 B. 装片、装片 C. 目镜、目镜 D. 目镜、装片 13. 2.显微镜是生命科学研究的常用工具。下列不能通过光学显微镜直接观察到的是 A. 叶片的蒸腾作用 B. 草履虫形成食物泡 C. 水蚤心脏的跳动 D. 小鱼尾鳍毛细血管 14. 用显微镜观察时,发现有污点,如果转动目镜或移动玻片标本,都不能把视野中的污点移走,则污点在 A. 目镜上 B. 物镜上 C. 玻片标本上 D. 反光镜上 15. 小王同学用显微镜观察口腔上皮细胞临时玻片标本时,要使视野内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多,应选择的镜头组合是 A. 甲、乙 B. 甲、丁 C. 乙、丙 D. 乙、丁 16. 如图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几何图形,要将图甲转换成图乙,载玻片移动方向和视野内的明暗变化是 A. 左下方 变亮 B. 左下方 变暗 C. 右上方 变亮 D. 右上方 变暗 17. 安放好显微镜后,接着进行对光,下面对光操作中不属于必需步骤的是 A. 更换目镜 B. 调节光圈 C. 转动反光镜 D. 转动转换器 18. 显微镜的使用顺序正确的是 A. B. C. D. 19. 下面是某同学制作并观察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进行的部分操作步骤及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图甲中只能通过[①]调节亮度 B. 欲使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多,应选图乙中的[②] C. 图丙所示的操作是滴加生理盐水 D. 图丁的结构[⑥]为支持和保护作用的细胞壁 20. 在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如果将物镜由低倍转换为高倍,则视野中的细胞数量变化和视野亮度变化分别是 A. 细胞数量增加、视野变亮 B. 细胞数量减少、视野变暗 C. 细胞数量增加、视野变暗 D. 细胞数量减少、视野变亮 21. 使用显微镜时,经常会遇到以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