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075650

(教学课件)古诗词诵读8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课件

日期:2024-06-06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96次 大小:257631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教学课件,古诗词,诵读,算子,送鲍,浩然
  • cover
(课件网) 古 诗 词 诵 读 8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六年级·下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王观(1035-1100),字通叟,北宋著名词人。王安石为开封府试官时,他得中科举及第。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年),考中进士。其后,历任大理寺丞、江都知县等职,在任时作《扬州赋》,宋神宗阅后大喜,大加褒赏;又撰《扬州芍药谱》一卷,遂被重用为翰林学士净土。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宋] 王 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节奏划分 诗词朗读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 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宋】 王 观 词句释义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水像美人流动的眼波,山如美人蹙起的眉毛。想问行人去哪里?到山水交汇的地方。 刚刚把春天送走,又要送你归去。要是到江南赶上春天,千万要把春天的景色留住。 感悟提升 这首词是一首送别之作。题目中的鲍浩然是作者的朋友,浙东是友人要去的地方。这首词分为两片,上片写友人回浙东去的山水行程,下片抒发作者对回归江南的友人的深情祝愿。 本词构思别致。词人把送春与送别交织在一起来写,充分表现出对友人的深情和对春天的留恋;比喻新颖,词人以眼波和眉峰来比喻浙东的山山水水,仿佛这位美人正期待着友人的到来,贴切、自然,富有真情实感。 诗词大会 导 语 唐诗与宋词,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两座并肩而立的高峰,一座交汇着现实和浪漫,一座辉映着婉约与豪放。登高而望远,临山而探幽,无限风景,让人目不暇接,让人叹为观止,让人如痴如醉…… 唐诗之美,是一种理性的美,沉淀着深邃,积蓄着厚重,凝结着辽远,负载着磅礴,是大漠里的孤烟,是长河里的落日,是客船上难眠的渔火,是山寺里传来的钟声,是海角与天涯的对接,是天长与地久的汇聚,尽管也会有碧落与黄泉的交融。 宋词之美,是一种感性的美,飞扬着轻灵,蹁跹着缠绵,氤氲着温柔,笼盖着细腻,是梧桐上的细雨,是小楼上的东风,是明月光下闪过的鹊影,是稻花香里流淌的蛙鸣,是云涛与晓雾的相连,是落红与芳草的呓语,尽管也会有乱石与惊涛的交流。 第一轮 天生我才必有用 答案:劝君更尽一杯酒。 劝 西 关 无 君 杯 子 更 尽 一 泥 酒 答案:零落成泥碾作尘。 零 骰 豆 珑 尘 安 子 作 碾 成 泥 落 答案: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 月 春 又 风 何 绿 岸 江 还 南 照 答案:春色满园关不住。 春 一 枝 住 红 色 不 杏 出 关 园 墙 第二轮 腹有诗书气自华 1.“潇潇暮雨子规啼”中“潇潇”指( ) A.形容风声 B.形容雨声 C.形容风雨声 2.“送元二使安西”中“使”指( ) A.使用 B.让 C.出使;前往 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一句出自( )的诗。 A.苏轼 B.文天祥 C.李白 4.明代政治家于谦《石灰吟》 中“千锤万凿出深山”的 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烈火焚烧若等闲 5.看到有的同学学习不努力,虚度光阴,你 可以用诗句“_____ _____”来劝他。 6.老师的话语像春雨一样滋润了我的心田, 使我不由得想起了杜甫《春雨》的两句诗: _____。 第三轮 春天无处不飞花 1 春 2 花 3 秋 4 月 从下列选择一个关键字,说说相关的诗词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