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6079560

北京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6.1 人的呼吸 教案(表格式)

日期:2025-10-09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30次 大小:5068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北京,生物,七年级,下册,人的,呼吸
  • cover
人的呼吸 ———知识建构、阅读应用、图表分析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本节课以构建主义理论为依据,构建主义课程观强调用情节真实,复杂的资料呈现问题,营造解决问题的环境。在课程中给出学生真实的科普文本,让学生所学与生活真实情境相联系从而学会解决生活中的常见问题,依此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安排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通过呼吸频率传感器自己测量出自己的呼吸频率曲线图,并与其他同学的呼吸频率曲线图相比较从而引导学生比较和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形成更完整的认知。课程中给出学生多个关键词让学生通过思考归纳知识间的联系,逐渐建立综合性的知识联系并拓展了学生的学习视野。 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人的呼吸》是北京版(2012)教材《生物学七下》第六章的内容,主要通过关键词汇、阅读文字材料,分析实验数据曲线图等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学会归纳,提高阅读和分析的能力并以此解决实际生活问题。学生情况:对于人体呼吸这块内容,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已经初步掌握了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过程和特点,以及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过程。然而知识间的联系建立的仍然不够。且还不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解决。教学方式:小组合作归纳法、小组实验分析法、资料分析法等教学手段:交互多媒体 教学目标 学生能通过自己的分析找出各部分知识间的联系,将部分知识分类组合,形成新的整体。学生能够通过真实的文字连续文本的阅读分析,联系生活实际,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学生通过自己的实验曲线互相比较分析,能够归纳出影响呼吸频率的实际因素。利用所学知识形成良好健康观念,并形成环境保护的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 呼吸率实验曲线与患病者呼吸率曲线的对比分析教学难点。学生通过实验测量自己的呼吸频率数据并得出曲线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尝试通过提问、和其他同学的呼吸频率曲线图表的比较,启发学生分析出呼吸频率受到哪些因素影响。从而使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增强学生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将所学知识的关键词汇构建出概念图是教学重点。学生所学人体的呼吸知识是分模块学习的,所以知识点较为散碎,不能形成很好的知识间的联系和整体构建。通过游戏形式的快闪词条分类并绘制概念图,营造欢乐的学习气氛,并合作讨论下回忆所学知识从而建立整个人体呼吸的知识框架建构。并能联系前面所学知识自行添加词条扩展知识框架。 教学过程 教学阶段 学科任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置意图 时间安排 环节一建构知识概念图 复习课引入建构知识联系 给出图片阐明在生活中很多方面都要运用到人体的呼吸知识。开展互动游戏———词条搭房子给出有关人体呼吸的结构和功能的一些词条。引导学生用词条建立知识间联系写出知识框架图并自己添加相关联的词汇拓展所学知识间的联系。给出肺与外界气体交换的图和提示,引导学生自己说出呼吸运动的过程。给出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图,引导学生说出肺泡的特点为什么利于气体交换以及气体交换的原理。 联想实际应用,理解学习知识的重要性。通过词条的阅读,归纳成知识概念图并利用空白词条填写拓展知识间的联系。组内讨论选出写的最好的上传图片进行展示说出肺与外界气体交换时呼吸肌,肺等发生的变化,并完善自己的知识框架图。说出肺泡的特点以及气体交换的原理。进一步完善自己的知识框架图 培养学生的阅读速度和能力;并归纳出知识概念图并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环节二:实验比较 1测量学生的呼吸频率2比较分析同学间的呼吸频率之间的差异2比较不同天气情况下呼吸次数之间的差异 组织、安排学生用呼吸频频率传感器测量自己的呼吸频率。展示学生上传的呼吸频率曲线图并引导学生分析同学间的呼吸频率差异受哪些因素影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