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087825

前滚翻 (说课教学设计)体育四年级全一册

日期:2024-06-06 科目:体育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64次 大小:1326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前滚翻,教学设计,体育,四年级,一册
  • cover
《前滚翻》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 本课依据新课程标准,在教学设计中,坚持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运动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意识,强化“教会、勤练、常赛”理念;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性,让每个学生在学习中都能体会到“我参与、我运动、我快乐、我成功”的愉悦感受;在教学中为学生创造条件,给学生表现和展示的机会,同时在展示成果时教育学生学会欣赏他人、尊重他人,培养学生乐于交流、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的合作精神。 二、教材分析 前滚翻是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小学生非常喜欢的体育项目之一,是一种垫上运动,它是技巧的基础动作,也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方法。前滚翻做起来灵活、轻巧、连贯,符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易于教学,锻炼身体的价值比较高,学生也乐于学。学好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柔韧性、协调性、灵活性。对于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团结拼搏的优良品质具有促进作用。 三、学情分析 1、一般特征 本次授课对象是水平二--四年级的学生。本阶段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个性活泼、思维反应敏捷,模仿能力和接受能力强,并乐于参加体育活动,乐于向同伴展示技术动作。这个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能在集体活动中与同伴团结合作,完成活动任务。但由于心理因素的原因,该阶段的学生也有自我约束能力差的特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进行学习。 2、个体差异 四年级学生存在上肢力量偏弱,协调性、灵活性有差异的现象。一般女生的协调性、灵活性普遍优于男生,而男生又比女生果断、勇敢。所以在教学设计中重点针对动作连贯性进行循序渐进的练习,积极挖掘技术动作灵敏素质练习方法,结合各种情景、游戏以及比赛促进学生参与学习、体验乐趣与成功,也在教学中关注男女生素质差异以及个别身材较胖的学生,通过分层差异化练习引领他们树立信心,克服心理障碍,保障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适当的锻炼和发展。 四、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使学生知道日常生活中如何利用前滚翻来保护自己,并知道前滚翻的技术动作要领。 2.技能目标:通过学习让学生掌握前滚翻完整技术动作,让大部分学生能做到滚翻圆滑;同时发展学生的灵敏性、协调性和快柔韧素质。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互帮互助、团结合作的精神,竞争意识,并享受体育锻炼的成功和乐趣。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低头、含胸、屈臂、蹬地、团身、提臀、抱膝; 难点:团身紧,方向正,滚动圆滑。动作连贯、协调。 六、教学流程 开始、准备部分(常规、热身)→学习提高部分(学习前滚翻、展示、游戏、体能)→恢复整理部分(放松、总结、布置作业) 七、教学策略 1、以因材施教为原则,从易到难,由简到繁,循序渐进,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通过分解练习,完整练习,使学生逐步学习动作。 3、通过小组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快乐,获得自信。 4、教师巡回指导,个别纠正,发挥体育尖子生的带头作用,配合老师教学,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八、安全措施 1. 课前教师指导学生检查场地有无不平整,检查器材是否规范,摆放是否合理; 2. 课前教育学生不嬉戏打闹,注意活动空间,避免碰撞; 3. 课前检查学生服装是否符合体育课要求,检查有无携带危险物品,如小刀、钥匙等,及时上交保管; 4. 课前教师带领学生做充足的热身活动,避免受伤; 5. 课中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正确的技术动作练习,给予学生必要的保护与帮助,教会学生正确的保护帮助方法; 6. 课堂常规中强调安全、提高学生自我保护意识; 7. 课堂教学中关注每一位学生,时刻用语言提醒学生安全与注意事项; 8. 关注班级中特质学生练习情况,必要时给予针对性辅导练习,保障学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