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089244

古诗词诵读《桂枝香?金陵怀古》教案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日期:2024-04-27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82次 大小:1912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古诗词,诵读,桂枝香?金陵怀古,教案,2022-2023,学年
  • cover
第八单元《桂枝香·金陵怀古》教案 一、教学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读懂诗歌,从意象入手分析鉴赏并背诵。 思维发展和提升:了解作者借古讽今的写作手法,发掘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 审美鉴赏和创造:通过反复诵读,品味感受诗歌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 文化传承和理解:理解诗人借古讽今的思想感情,培养积极入世的人文情怀,培养责任与担当精神 二、教学重点 从意象入手分析鉴赏诗歌 三、教学难点 了解作者借古讽今的写作手法,发掘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 四、教学过程 课堂导入 余秋雨曾说:“中国传统文学中最大的抒情主题,不是爱,不是死,而是怀古之情、兴亡之叹。”上学期,我们已经学过了两首怀古词———《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一首怀古词,并基于这三首词总结怀古诗的特点。 展示学习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读懂诗歌,从意象入手分析鉴赏并背诵。 思维发展和提升:了解作者借古讽今的写作手法,发掘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 审美鉴赏和创造:通过反复诵读,品味感受诗歌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 文化传承和理解:理解诗人借古讽今的思想感情,培养积极入世的人文情怀,培养责任与担当精神 知人论世 词人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 相关背景 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王安石罢相,后退居金陵,出任江宁知府,这首词是他在金陵的登高怀古之作。当时,宋王朝表面上太平盛世、歌舞升平。其实在繁华的背后却是隐藏着种种的危机。这首词正是在这种情形之下,作者登金陵有感而作。通过对金陵(即南京)景物的赞美和对历史兴亡的感叹,寄托了自己对当时朝政的担忧和对国家政治大事的关心。 整体感知 1.诵读诗歌,把握节奏与词人情感 2.整体感知,问题指引:词的上阕集中于()词的下阕侧重于() 明确:写景 抒情 分析鉴赏 问题指引,学生合作探究,教师总结 1.赏上阕之景 问题:词人上阙中写到了哪些景,是怎样具体描画这些景象的?(修辞、视角、动静、色彩等角度)请找出你最喜欢的写景语句并加以分析。 学生小组合作,代表发言 明确:上阙先点明登临时间,随后写眼前景色。使用比喻、借代的修辞手法,远近结合、动静结合、俯仰结合、色彩鲜明,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澄江似练,夕阳翠峰,酒旗招展,白鹭翔舞的优美、开阔的金陵晚秋图景。 2.品下阕之情 词人主要通过什么方式抒情?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学生小组合作,代表发言 明确: ①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 词人引用杜牧《台城曲》“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这两句加以点染,借古讽今希望当权者引以为戒。“悲恨相续”的根本原因是:“繁华竞逐” ②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用典、借古讽今“至今”“时时”极具表现力的说明到现在为止,这种竞逐繁华的生活依然没有改变,讽刺统治者仍沉浸在表面的歌舞升平中而不去警惕繁华背后的危机。 王安石:政治家格局,热血磊落胸怀,希望奋起变革,有所作为,避免重蹈覆辙。 启示我们:培养责任与担当精神 ③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 批判千古以来文人骚客面对金陵山川只知慨叹朝代的兴亡,未能跳出荣辱的小圈子,站不到应有的高度,也就很难从六朝的相继覆灭中引出历史的教训。千古以来人们登高凭吊,不过都是空发兴亡感慨。 正如杜牧所说的“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教师总结 总结:下阕借古讽今,运用典故,借六朝的衰亡表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