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雾和云》 许腾腾 大厂县田各庄学校 冀人版科学下册 目录 说教材 01 说学情 02 说教学目标 03 说教学重难点 05 说教学过程 06 说板书设计 07 说教法 04 说教学反思 08 第一部分 说 教 材 1 教材地位分析 本课是在认识了近地表的露和霜的成因之后,继续探究水蒸气上升到半空中形成雾和云的现象。本课设置了两个探究活动。在活动1“探究雾的形成”中,主要是引 导学生从观察身边的现象入手,结合前面的探究,推测的形成原因,认识雾的形成过程。在活动2“认识云的成”中,主要是引导学生对比雾的形成过程,推测云的成原因,鼓励学生用科学的语言、多样的形式概括云的成过程。在应用与拓展“设计除雾方法”中,主要是让学生通过搜集资料、结合所学知识设计多种除雾方法,培养学生的设计与创新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在探究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实验观察、记录总结、得出结论、表达交流等科学探究能力,激发学生探究自然界中天气现象形成原因的兴趣。同时,帮助学生树立实事求是、尊重证据的科学精神,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善于接纳他人建议、形成集体观点的科学态度。 第二部分 说 学 情 雾和云是生活中常见的天气现象,五年级学生对于这些自然现象非常熟悉,但还不清楚其具体的形成原因。学生在前面的探究中认识了露和霜的形成过程,知道了水的三态变化与温度的关系,为本课探究雾和云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知识基础。学生对于探究雾和云的形成过程有着浓厚的兴趣,为本课的探究奠定了认知和情感基础。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提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总结归纳的能力,为本课的探究奠定了良好的能力基础。学生还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能够与他人合作进行观察、假设和实验探究,尊重他人的意见并能形成统一的观点。 第三部分 教 学 目 说 标 科学探究目标 1.从雾、云和水的三态变化之间的关系中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 2.根据观察、分析,作出关于雾和云形成原因的假设。 3.能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式,得到关于雾和云成因的相关信息。 4.能运用分析、归纳、推理等方法,得出实验结论。科学态度目标 1.对探究雾和云的成因有浓厚的兴趣。 2.能利用新的思路、新的方法、新的材料设计不同的实验方案。 3.能与他人合作学习,沟通交流,形成集体观点。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知道利用科学技术手段可以降低大雾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第三部分 说 教 法 1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因此, 我采用的教法有:地图法、探究法、小组讨论法。 3 我的教学思路是: 观察———质疑———猜想———设计实验———验证———小结———运用 科学教学要实现教学的任务就必须对学生这一教学活动的主体有充分的了解与分析。其中包括他们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与特点;影响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各种因素;以学习动机为核心的'非认知因素以及学生集体对教学的影响。这样才能有效地调整教师的教学,调整课堂设计,调整教学方法,协调教学环境等等,实现真正意义上让学生发展的教学任务。 第三部分 说 重 难 点 1.认识雾和云的成因。 2.了解常见的减少大雾对人类生活、产生影响的手段。 难点 1.根据前面的探究和生活经验,对雾和云的形成原因作出假设。 2.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实验探究,坚持实验的客观性,并能够通过交流形成集体观点。 第三部分 教 学 过 说 程 1 教学过程 一、 通过生活实际,运用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等方法,合理设置疑问,激发学生思考,理解归纳推理真实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引导学生全面的分析问题的各种印象因素,在情境中提出观点,引导学生合理推测,建立证据与假设或者观点之间的联系,并丰富知识获取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