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097947

19 父爱之舟教案(共2个课时)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78次 大小:3121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爱之,教案,2个,课时
  • cover
19 父爱之舟 教学目标 1.认读“茧、栈、冤、枉”等16个生字,会写“蚕、考、疼、席”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渔船、报考、教训、心疼”等19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概括“我”在梦中回忆的种种场景,体会场景描写的作用。 3.研读重点句子,正确理解“父爱之舟”的含义,体会文中所表达的深厚的父子之情。 4.培养学生知恩、感恩的情感。 教学重点 1.概括作者在梦中出现的种种场景,体会场景描写的作用。 2.研读重点句子,正确理解“父爱之舟”的含义,体会文中所表达的深厚的父子之情。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知恩、感恩的情感。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图片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图片 请大家欣赏几幅图片,你要边看边思考,从这些图片你感受到了什么?看完这些图片,你感受到了什么?谁来说说。 生:父亲为我们遮风挡雨,不管艰难险阻,只要我们开心他就开心。 师:哦,你感受到了父亲会因你开心而开心。 生:看了这些图片,我感受到了父亲的爱像山一样高大。 师:你感受到了父爱如山,那一份沉甸甸的爱。 是阿,看了这几幅图片,我们第一个感受就是父爱如山啊。无论我们做什么,父亲都会在背后默默地支持我们,父亲用厚实的臂膀支撑着整个家庭,父亲用亲情温暖着孩子的心灵。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慈母情深》,感受母爱的真挚伟大,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吴冠中的《父爱之舟》,去感受那深沉厚重的父爱吧! 2.走近作者 师:在学习课文前,我们先了解一下作者。吴冠中先生是一位什么样的人呢? 吴冠中(1919———2010),1919年生于江苏省宜兴县一个乡村教师家庭。中国现代画家、油画家、美术教育家。油画代表作品有《长江三峡》《北国风光》《黄山松》《鲁迅的故乡》等。他出版的个人文集有《吴冠中谈艺集》、《吴冠中散文选》等十余种。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同学们可以按下暂停键,自学完成后再按键学习。 (一)字词学习: 师:在学习课文之前,我们首先要扫清字词障碍。这些生字词,你都会读吗?先自由地读一读吧。 蚕宝宝 茧子 报考 客栈 心疼 席子 冤枉 恍恍惚惚 高跷 糖果 偏僻 纸屑 启迪 钉鞋 陪嫁 毕业 缴费 落榜 煮饭 兼做 嘲笑 枕边 师:你们读准了吗?下面请大家跟着老师把每个词语读一遍。(边读边出示拼音) “栈”易错读成“jiàn”,“枉”的读音是“wǎnɡ”,在“冤枉”一词中读轻声;“屑”易错读成“xiāo”;“缴”易错读成“jiāo”跟老师读两遍。 这一课中含有几个要写的字老师要提醒大家: “疼”: “疒”的撇应伸展,横要写短一些。 “糖”: 左窄右宽。“米”竖长伸,捺变点。 “屑”: “尸”的撇应伸展;“月”的竖为垂露竖。 “煮”: 上大下小。重心在“者”上;“灬”往下写。 同学们,你都会写了吗? 下面这些词语的意思大家理解了吗? 词语解释: 恍惚:神志不清,精神不集中。本文指在精神朦胧中回忆到了往事。 启迪:启发、启示。造句:小草坚忍不拔的精神给予我们启示。 客栈:古代说客栈,现代我们称为宾馆、旅店。供客人留宿休息的地方。 蚕茧:蚕蛾科的昆虫家蚕蛾的茧壳。请同学们看图,工人们就是抽取茧壳上的丝来制作光滑的丝稠。 (二)刚才大家读了课文,谁来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作者以梦境回忆的方式追叙在艰难求学的经历中,父亲对自己的关爱。 概括得非常准确。 三、再读课文,概括场景 1.理清顺序 师:请同学们再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课文的开头和结尾分别写了什么?这样写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整篇文章是按照什么叙述顺序来写的? 师:同学们在刚才的自读学习过程中表现很活跃,现在有哪位同学能说一说本文的开头和结尾有什么特点? 生:这篇文章的开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