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103290

14.《蜜蜂》教案

日期:2024-06-05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67次 大小:1347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蜜蜂,教案
  • cover
三年级下册语文 《蜜蜂》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借助思维导图,用抓住关键词的方法厘清实验过程,明确过程和结果之间的逻辑关系,并能利用示意图说清实验过程。 2.通过句子的比较,感受法布尔说明文用词的准确、严谨,从中进一步体会法布尔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 借助思维导图,用抓住关键词的方法厘清实验过程,明确过程和结果之间的逻辑关系,并能利用示意图说清实验过程。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复述实验过程 指名复述2-7实验过程部分 二、质疑实验过程,感受法布尔实验的严谨 1.提出质疑,讨论交流 问题:刚才同学们对实验过程的复述很完整,可以看出这个实验步骤很多,你们觉得可不可以省略其中的一两步呢?(不能)为什么? 讨论交流: ①在“我家草料棚里捉蜜蜂”———方便观察 ②放在“纸袋里”———蜜蜂看不见外面的情况,就不能凭借记忆回家 ③“叫小女儿在蜂窝旁等着”———第一时间记录蜜蜂回家情况 ④走“四公里路”———环境陌生,距离过近和过远结论都容易不准确 ⑤做“白色记号”———方便辨别出是否是参加实验的蜜蜂 2.通过刚才的讨论交流,同学们对法布尔是不是有了更深的了解?你们觉得法布尔是个什么样的人?(法布尔做实验时考虑得很周到,他是个做事十分严谨的人。) 三、结合开头和结尾,感受法布尔求实的科学精神 1.出示开头读一读:开头短短两句话,但是我们能看出法布尔是个什么样的人?(抓住“听说”,感受法布尔的求证精神) 2.出示结尾读一读:结尾短短一句话,我们又能看出法布尔是个什么样的人呢?(抓住“不是……而是”和“无法解释”,感受法布尔的事实求实和严谨) 四、品词析句,感受语言的准确和严谨 1.过渡: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从法布尔对待实验的态度,感受到了法布尔是一个实事求是,做事严谨,有求证精神的昆虫学家。就像他自己说的:“在对某个事物说‘是’以前,我要观察、触摸,而且不是一次,是两三次,甚至没完没了,直到没有任何怀疑为止”。事实上,法布尔的严谨不仅表现在他对待实验的态度上,他在写作时的用词也非常严谨。 2.出示句子 二十只左右被闷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飞散,好像在寻找回家的方向。 讨论:这个句子中有两个表示确定的词(“左右”和“好像”),你们觉得这两个词能不能去掉? 3.比较句子 二十只左右被闷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飞散,好像在寻找回家的方向。 二十只被闷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飞散,在寻找回家的方向。 讨论:去掉这两个词后,整个句子的意思不是变得更确定了吗?为什么不好呢? “左右”———因为作者当时并没有准确数,如果去掉就不符合实际情况。 “好像”———蜜蜂“在寻找回家的方向”仅仅是作者的一种猜测。 4.像这样的词文中还有没有?请你找一找,圈出来,用刚才的方法,比较一下有这些词和没有这些词,句子的意思有哪些变化。 5.小结:我们来整理一下,让句子的表达变得更准确的词语有哪些?(左右、好像、大概、可能、将近、大约)这样的词语,你还能想到一些吗?(也许、估计、上下等) 6.辨析:既然大家都觉得用上这些词句子的表达就更准确了,那这两个句子为什么又不用这些词语了呢? 出示句子: ①她高声喊道:“有两只蜜蜂飞回来了!它们两点四十分回到蜂窝里,肚皮下面还沾着花粉呢。” ②第二天我检查蜂窝时,发现了十五只身上有白色记号的蜜蜂。 五、总结课堂,推荐阅读 法布尔不仅是个严谨的昆虫学家,还是一个严谨的文学家。这篇课文选自他的著作《昆虫记》,这本书就是用这样生动又严谨的语言记录了他对昆虫的观察和研究,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在课后去找来读一读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