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166473

1.2.2.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课件(共28张PPT)2022-2023学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日期:2024-06-18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37次 大小:164835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生物,1.2.2.,七年级,人教,学年,2022-2023
  • cover
(课件网) 1.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 2.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3.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变量是:光。其他条件相同。 4.设计对照实验遵循的原则是:单一变量原则。 5.为什么不能用1只鼠妇做实验?实验结果具有偶然性。 6.为什么要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实验误差。 知识回顾(1分钟) 课前考查(2分钟) 1.什么是生物圈? 2.什么是生物生活的环境? 3.什么是生态因素?分类? 4.生物和环境关系? 5.设计对照实验遵循的原则是? 6.为什么不能用1只鼠妇做实验? 7.为什么要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8. 3.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变量是?其他条件怎么处理 第二节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生物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一.生态系统的概念 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就叫生态系统。 下列可以作为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1.一片森林里的所有树木 2.一块玉米地 3.东胜区 4.呼伦贝尔大草原 × √ √ √ 二.生态系统的组成 自主学习:阅读课本20页全部内容(2分钟) 1.树、昆虫幼虫、啄木鸟之间是什么关系? 2.腐烂的树桩和落叶被什么生物分解? 3.腐烂的树桩落叶被分解成了什么物质?被谁利用? 捕食关系 细菌和真菌 无机物 植物 4.在生态系统中,植物、动物、细菌和真菌分别扮演什么角色?(可小组合作完成) 植物--生产者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动物--消费者 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 细菌、真菌--分解者 分解有机物为无机物 绿色植物 细菌、真菌 各种动物 阳光、空气、水、 土壤、无机盐等 生态系统 生产者 分解者 消费者 非生物部分 生物部分 二.生态系统的组成 下图属于生态系统吗?为什么? 属于,因为有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例1.下列各项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的是( ) A.杂草 B.人类 C.蘑菇 C.水 例2.下列各项中,可看成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 A.阳光、空气、水 B.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C.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D.植物、动物和非生物部分 C C 分解者 (细菌、真菌等) 消费者 (动物等) 生 产 者 (绿色植物等) 非 生 物 部 分 生态系统四种成分的相互关系 相互依存 相互制约 1.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 生产者―植物 :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生物部分 消费者―动物 :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 2.组成 分解者―细菌、真菌 :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 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水分、温度等。 3.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 4.生态系统中的能量的最终来自阳光,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其固定在它制造的有机物中。 5.生态系统中物质的来源是生产者。 6.食物链的起始端是生产者,食物链的组成生产者+消费者。 7.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能量沿着食物链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物质循环流动,沿着食物链逐级递减;有毒物质沿着食物链积累。 8.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自动调节能力越强。 9.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表面。 10.湿地生态系统被称为“地球之肾”;森林生态系统被称为“地球之肺”、“绿色水库”。 阅读课本21页最后一段(1分钟) 1.食物链中的生物是什么关系? 2食物链的起始环节是什么生物? 3.判断:鼠→蛇→鹰 是否是一条食物链,为什么? 三.食物链和食物网 捕食关系 生产者 不是,没有生产者 食物网 1、草→兔→狐 2、草→兔→猫头鹰 3、草→鼠→狐 4、草→鼠→猫头鹰 5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