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171310

2《乡下人家》教学设计

日期:2024-06-27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32次 大小:4524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乡下人家,教学设计
  • cover
四年级下册语文 《乡下人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构、芍、朴、附、捣”等10个生字,会写“蹲、率、饰、序”等15个常用字。 2.能通过朗读课文找出课文中的关键语句,抓住关键语句通过品味语言、想象画面等方式,感受乡村独有的景物和画面,初步体会乡村生活的独特迷人及作者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教学重难点】抓住关键句子,品味词句,想象画面,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板块一 :诗词导入 激发兴趣 一、古诗引入 PPT出示: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杜牧《江南春》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其七》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学生朗读。 启发思考 读了上面这些诗句,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景象?在哪里可以看到这样的景致? (引导学生联结已有经验,唤起生活的记忆,推开对乡村生活的向往之门。) 引出课题 是啊,乡村生活真有说不完的情趣!自古以来,许多文人墨客对独特迷人的田园风光都无比热爱与向往。下面,就让我们跟着作家陈醉云优美的笔触,一起走进《乡下人家》。随机板书:乡下人家。 四、齐读课题。 板块二: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初读课文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 学习词语 我们对课文已经进行了预习,根据预习反馈,同学们觉得相对难读好、易写错、难理解的词语有: PPT显示: 难读: 芍药 鸡冠花 春笋 归巢 难写: 蹲着 率领 装饰 顺序 难理解:捣衣 向晚 和谐 天高地阔 (以上词语可以根据班级学情进行调整。) 1.指名读。正音,重点强调平翘舌音、多音字。齐读。 2.指导书写:蹲 率 饰 序(随机完成作业本第1题中这几个字的书写。 3.用“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理解“捣衣”的意思;用“联系上下文、找近义词”的方法理解“向晚”的意思。其他两个词随文理解。 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思考:作者为我们描绘了乡下人家的哪些景物和哪些人物的活动?圈一圈。 学生交流。 老师把景物串联,形成小诗,PPT显示: 屋前绿藤瓜架,门旁各类繁花。 屋后翠竹春笋,村里鸡鸭欢耍。 院落晚餐,吃出天高地阔; 虫鸣秋夜,走进甜蜜梦乡。 读了这首小诗,你感受到了什么? 一切景语皆情语,写景的文章,往往抒发心中的情感。作者陈醉云也一样,他在这篇课文中直接用了一句话明显地表达了心中情感。找一找,文章中直接点明作者思想感情的那句话在哪里?请用“ ”画出。 PPT出示: 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像这样能够直接让我们体会到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我们把它称为“关键句”。 4.这句话中有两个词,一下子归纳出了这篇文章的重点,也归纳出了作者的感受,说一说是哪两个词?请用“ ”标出。(随机板书:独特 迷人)齐读这句话。 5.就让我们跟着作者陈醉云游一游这条独特、迷人的风景线吧!游这条风景线,我们仿佛走进一幅幅画卷。请同学们朗读课文,想象画面。如果给课文配画,你觉得可以画几幅?给其他每幅画取个名字。 学法指导: 可以用“地方+景物”来取名,比如“屋前瓜架图”。也可以用“什么东西+怎么样”或“谁+干什么”的格式来取名,比如“瓜棚满架”。 一般取一组名字的时候,模式相似,字数相同。 试着根据下面作业本中第一幅画的提示,完成作业本第3题(完成实线部分内容即可,虚线部分先留着): 学生交流。(参考答案:繁花轮绽、竹笋遍地、鸡鸭戏耍、院落晚餐、秋夜虫鸣。答案不唯一。) 通过这些标题,同学们在内容上发现了什么?是啊,作者就是通过描写这些和乡下人家最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