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6173475

鲁科版七年级下6.1.4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利用 (含答案)

日期:2025-05-07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46次 大小:14574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科版,七年级,6.1.4,细菌,真菌,生物圈
  • cover
鲁科版七年级下6.1.4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 (共14题) 一、选择题(共10题) 生活在山上的野生植物没有人为其施肥,但长势也很好,主要是因为它们的根能从土壤中吸收丰富的无机盐。土壤中的无机盐主要来自 A.植物体流失的 B.土壤中固有的 C.雨水中含有的 D.细菌和真菌分解动植物遗体产生的 微生物对自然界最重要的作用是 A.供给氧气 B.提供有机物 C.提供二氧化碳 D.促进自然界物质循环 以下诗文或谚语与所蕴含的科学知识对应正确的是 A.凡事各自有根本,种禾终不生豆苗—生物的变异现象 B.大树底下好乘凉—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C.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 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光照影响植物开花 秋天到了,落叶纷纷,把落叶埋在土壤中一段时间后,落叶消失了,原因是 A.落叶被水溶解了 B.落叶被土壤吸收了 C.落叶被踩没了 D.落叶被微生物分解了 下列哪种菌类能够通过发酵产生农村使用的沼气 A.枯草杆菌 B.甲烷菌 C.酵母菌 D.青霉菌 黑木耳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的角色是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非生物部分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在“落红”转化为“春泥”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是 A.植物根部的吸收作用 B.花瓣本身的呼吸作用 C.细菌、真菌的分解作用 D.细菌、真菌的合成作用 豆科植物能提高土壤的肥力,是因为 A.含蛋白质比较多 B.光合作用强 C.根系发达 D.根部有根瘤菌 细菌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这一生理过程属于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吸收作用 将鱼的内脏埋入土中,过一段时间翻开土壤,发现鱼内脏不见了。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A.被植物直接吸收了 B.被环境中的分解者分解了 C.通过内脏自身的呼吸作用消耗掉了 D.被土壤吸收了 二、综合题(共4题) 在重庆铜梁区旧县街道小安溪段家塘河段,十几名街道干部和少年志愿者正在安装和管理浮在水面上的水生植物浮床。建设水生植物浮床助力水生生态修复。 (1) 河水中的重金属可通过植物 (填器官名称)的吸收而减少。河水中的有机物,则可被植物根系间生活的细菌和真菌———生态系统中的 者降解。 (2) 浮床下方水体中藻类植物的数量远低于没有浮床的水域,这主要是受 这一非生物因素的影响。 (3) 有人提出要将浮床上的植物加工成猪饲料,遭到了反对,因为假如这样做,重金属就会通过 传递和积累,最终危害人体健康。 (4) 作为中学生,你会以怎样的实际行动保护好湘江? (写一条即可)。 如图所示是四种微生物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如图中甲与乙、丙、丁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甲无成形的 。 (2) 图乙、丙、丁都可通过产生 来繁殖后代。 (3) 图 可以把葡萄糖转化为酒精和二氧化碳。 (4) 以上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主要是大多数作为 参与物质循环;有些种类是寄生生活的,能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有些与动植物共生。 年 月 日,在“月宫一号”内进行的“月宫 ”实验取得圆满成功。“月宫一号”是个由植物、昆虫、微生物和人构成的封闭生态系统,分为综合舱和植物舱。前者包括居住间、工作间、洗漱间、废物处理间和昆虫间;后者内种植了多种粮食作物和蔬菜,并设置了自动控制的照明系统和温度调节系统,可为不同植物的生长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请回答: (1) 如图表示“月宫一号”内各生物间的物质循环,图中有 条食物链,其中人获得能量最多的一条食物链是 。 (2) 植物舱内照明系统的主要作用是 ,“月宫一号”中人和昆虫扮演的角色是 ,图中的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作为 起作用。 (3) 从物质和能量的角度分析,该实验项目之所以获得成功,是因为它实现了密闭系统内的 和 。 如图表示各生物之间的关系,据图回答: (1) 图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