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175360

1古诗三首 惠崇春江晚景(课件) (共15张PPT)

日期:2024-06-04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22次 大小:360575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古诗,三首,惠崇,春江,晚景,课件
  • cover
(课件网) 惠崇春江晚景 苏轼 北宋有位能诗善画的名僧叫惠崇,他有一副名画《春江晚景》。后来大诗人苏轼看到这幅画,便给这幅画提了一首诗———《惠崇春江晚景》。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苏轼是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画家。苏轼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诗题材广阔,豪迈旷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蒌蒿:一种植物,喜欢长在水边,类似于今天的茼蒿。 河豚:鱼的一种,肉味鲜美,每年春天逆江而上,在淡水中产卵。 芦 芽 书写指导:艹的横要长,户字稍窄,位置靠上,竖撇要直。 组词:芦苇,芦花 书写指导:牙两个横向笔画平行,下横宜长,竖钩端正。 组词:嫩芽,绿芽儿 惠崇春江晚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宋)苏轼 找出诗中描写的景物有哪些?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竹林外两三只桃花静静地绽放,小鸭子在水里嬉戏游玩,他们是最早发现江水是暖和的。 静态描写 诗句鉴赏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河滩上已经长满了蒌蒿,芦苇也开始抽出嫩芽,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 动态描写 诗句鉴赏 静态描写 动态描写 竹子桃花 蒌蒿芦芽 鸭子戏水 想象河豚 全诗采用动静结合的方式,呈现出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春江晚景。 本诗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诗中哪几句描写的是画中的内容?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巩固答疑 “正是河豚欲上时”是画面上的景物吗? 不是,这是作者通过观察岸上以及水面的景物之后引发的想象,意在告诉人们:桃花开放、春江水暖、蒌蒿满地、芦苇冒尖也就是河豚上游产卵繁殖的季节。 你了解了吗 主题概括 《惠崇春江晚景》这首诗写出了早春时节的春江晚景,作者以细致的观察和感受捕捉季节转换时的景物特征,抒发了对早春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日积月累 描写春天的诗句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王维《鸟鸣涧》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泊船瓜洲》 感 谢 观 看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