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科学期末复习4第四章《土壤》 考试时间45分钟,总分120分 班级 姓名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1.2023年5月5日以来,我国江南大部、华南北部、西南东北部等地出现强降雨,福建省多地也迎来暴雨天气,部分道路积水,部分路段出现泥石流山体滑坡,。下列关于泥石流及其预防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暴雨或持续性的降水是泥石流发生的自然原因之一 B.泥石流的爆发往往具有突发性、历时短,应加强预测、预报 C.发生时要顺着泥石流的方向往上游或下游逃生 D.良好的植被可以减少泥石流的发生,因此要加强植被保护 2.某同学与父母去天目山旅游,游览时对青山绿树底下的“红土”很好奇,“红土”与嘉兴的“黑土”相比,除颜色不一样外,其他性状还有什么不一样呢?于是他采样后带了一块回家,并做了如下实验。从图中的对照实验可以看出,他在探究两种土壤中的( ) A.有机物含量 B.空气体积分数 C.土壤生物数量 D.无机盐含量 3.做土壤渗水实验时,必须控制条件相同的是( ) ①取用砂粒和黏粒的体积相同 ②加入的水量一定要相同 ③漏斗的形状要完全相同 ④漏斗里放入的脱脂棉花要一样多 ⑤锥形瓶的大小应完全相同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⑤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⑤ 4.如图所示,实验中土壤浸出液蒸发后的残留物是( ) A.小细沙 B.蛋白质 C.无机盐 D.金属 5.花生俗称“落花生”,是因为它开花受精后子房柄会迅速伸长并钻入土中,然后子房在土中发育成荚果。因此,适于花生栽种并能提高产量的土壤类型应该是( ) A.黏土类土壤 B.砂土类土壤 C.壤土类土壤 D.都可以 6.与土壤保水、保肥、通气、透水能力有关的主要因素是( ) A.土壤中三种颗粒的比例 B.土壤中三种颗粒的温度 C.土壤中砂粒的硬度 D.土壤中黏粒的黏性 7.土壤中有蚯蚓和其他小动物,它们能使土壤中的无机物成分增加的原因是( ) A.蚯蚓通过呼吸作用排放无机物 B.蚯蚓的排泄物进入土壤 C.蚯蚓通过松土把地面的无机物带到土壤中 D.蚯蚓能把土壤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 8.在土壤的成分中,影响土壤结构的最重要的因素是( ) A.矿物质颗粒 B.腐殖质 C.空气 D.水分 9.衡量土壤肥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土壤中( ) A.腐殖质的含量 B.矿物质的含量 C.微生物的含量 D.空气和水分的含量 10.某村民承包了一个鱼塘,清理鱼塘时挖出很多黏土,并想要用这些黏土整理成一块菜地,要使蔬菜生长良好,他首先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 A.多浇水 B.少浇水 C.掺入适量的砂石 D.施化肥 11.植物的根在土壤中的分布,与哪些因素有关( ) ①土壤结构 ②土壤肥力 ③光照强度 ④水分状况 ⑤通气状况 A.①②③ B.①②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12.俗话说:“树有多高,根有多深。”树大根深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现象,下列对这种现象看法有错误的是( ) A.植物的根能牢牢把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B.深扎在土壤中的根有利于吸收到水分 C.根所获得的有机物来自更深的土壤 D.树大根深,蒸腾作用能力就更强 13.下列有关土壤中水分、空气和植物生长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 A.水分越多植物生长越旺盛 B.空气越多植物生长越旺盛 C.水分适中,空气通透性强,植物生长越旺盛 D.植物的生长只与水分的多少有关,而与空气多少无关 14.绿肥植物是一种专门用作肥料的栽培植物,作物成熟以后,可以就地翻压,也可以异地施用,在农业生产中利用绿肥植物的目的是( ) A.提高土壤中的无机盐成分 B.增加土壤中有机物的含量 C.给植物提供食物 D.作为土壤中微生物的分解材料 15.下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