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单元优化总结 综合探究 领悟辩证精髓 处理复杂问题 选择性必修3 第三单元 运用辩证思维方法 01 体系构建 宏观衔接 目录 02 理论依据 问题提示 提升能力 拓展训练 03 04 听写核心知识 夯实基础知识 Part1 体系构建 宏观衔接 Part2 理论依据 问题提示 探究一 (1)毛泽东所说的调查的思维方法对你有何启发 提示:(1)毛泽东同志所说的“一个初来延安的人,开始他对延安的认识只是一般的、笼统的”,这是感性具体的阶段。“当他参观了抗大、女大以及延安的各机关学校之后,他采取了第二个步骤,用分析方法把延安的各部分有秩序地加以细细地研究和分析”,这是从感性具体上升到思维抽象阶段。“再用综合法把对各部分的分析加以综合,得出整体的延安”,这是从思维抽象上升到思维具体阶段,实现了思维的上升和飞跃。 探究一 (2)你在开展类似的调查或认识活动时,应如何自觉地运用这种思维方法 提示:我们在进行类似的调查研究的时候也要遵循这样的认识深化过程。思维从最一般的抽象规定开始,通过各个上升环节,达到再现事物多样性的统一,最终完成的思维具体是飞跃的终点。它是对认识对象整体本质和规律的认识。 从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再从思维抽象到思维具体,思维过程的这两个阶段相互依赖、不可分割。理解肯定与否定、抽象与具体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掌握这种辩证思维方法,对于我们获得对事物全面具体的认识具有重要的意义。 探究二 写一篇小论文,谈谈你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变”与“没有变”的辩证关系的理解。 提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发展进入新的历史方位,社会主要矛盾发生重大变化,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这样的“变”与“不变”,是我们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研究解决中国问题的必然结果,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必然结果,是科学把握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发展大势,自觉遵循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必然结果,集中体现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进程中继承性与创新性、阶段性与连续性、量变与质变的辩证统一。 探究二 当前,要从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国内与国际的结合上完整准确地把握新时代的“变”与“不变”。既要深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必须在变化了的情况和条件下与时俱进、变革创新,僵化保守、因循守旧势必成为时代的落伍者;又要深刻认识到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必须继续坚持两个“没有变”,否则就可能出现盲目乐观、急于求成,反而欲速则不达,最终有害于党和国家事业健康发展。 两个“没有变”时时刻刻提醒我们,决不能因为胜利而骄傲,决不能因为成就而懈怠,更不能因为国际地位提升而忘乎所以。要居安思危,更加清醒地看到差距、看到问题、看到挑战、看到风险,继续艰苦奋斗、砥砺前行。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告诫全党的那样:“行百里者半九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 探究二 正确看待和坚持两个“没有变”,要树立忧患意识。前进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会有许多迂回曲折、困难挑战。当前,我国正处于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风景独好,前途光明,但面临的各方面挑战和风险很多,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也很多,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繁重艰巨。越是这样的时候,越应当保持清醒的头脑。树立底线思维,常怀忧患之心;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这样才能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 正确看待和坚持两个“没有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