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251935

2023年七年级下期末复习专题练习十:对环境的察觉B(含答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31次 大小:414368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3年,环境,答案,察觉,七年级,练习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3年七年级下专项练习十:对环境的察觉B 一、单选题 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B.声音是一种波,它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我们常说声音“震耳欲聋”,是指它的响度很大 D.市区内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如图是一种叫“拇指琴”的乐器,它主要因用拇指拨动琴体上的薄片而得名。通过拨动长短不同的薄片来进行演奏。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拇指琴在弹奏前需要校准音调。校准音调的过程中,必须保证拨动的力度一致 B.我们能通过听的方式来判断出是“拇指琴”的声音,是根据音色来判断的 C.拇指琴的薄片越长,拨动时的振动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D.拇指琴在演奏过程中依靠薄片振动而发声 宁波地处江南水乡,气候温和,宁波人喜食鱼虾,注重原汁原味,烹饪时轻油腻轻调料,口感鲜嫩,色、香、味俱全。人们在享用美味佳肴过程中,与色、香、味对应的感觉是(  ) A.视觉、嗅觉、味觉 B.听觉、嗅觉、冷觉 C.热觉、味觉、视觉 D.触觉、听觉、味觉 所图所示,地上有一块平面镜,平面镜正上方有一盏灯,小余分别在A点、B点、C点通过平面镜看灯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余在A点、B点、C点看到的像位置相同,大小也相同 B.小余在A点、B点、C点看到的像位置不同,但大小相同 C.小余在A点、C点看不到灯的像,只有B点才能看到人 D.小余能看到的像都是实像 如图是夜晚拍摄的姚江图片,相关描述错误的是(  ) A.水面波光粼粼是因为光的反射 B.桥在江面上的倒影是正立的虚像 C.用相机拍摄该图片利用了凸透镜成像的原理 D.夜间只有本身是光源的物体才能形成倒影 学校的录播教室被一种单向透视玻璃分隔成上课和观摩两个功能区,坐在观摩室的听课教师通过单向透视玻璃进行观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上课区域射向透视玻璃的光只发生了折射 B.听课教师能看到上课的情景,是由于上课区域的光通过透视玻璃发生反射 C.上课区域的光照强一些,观摩效果更好 D.因为光路可逆,所以学生通过玻璃也能看见听课教师 下列叙述与图中情景不相符的是(  ) A.日食现象能证明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B.我们看到桃花是红色的,是因为桃花反射了红光,吸收了其他颜色的光 C.水中倒影亮度比真实景物暗一些,高度比真实物体略小一些 D.正方体木块放入水中,从侧面看,水下部分比水上部分宽,是由于烧杯和水起到了放大镜的作用 A.A B.B C.C D.D 如图所示,小科在“观看水中的硬币”活动中,把一枚硬币固定在空杯的底部,找一个角度使自己刚好看不到硬币的最右端A点(如图一)。在同学逐渐把水加入到杯中的过程中,硬币上的B点(如图二)和C点(如图三)能先后被看到。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实验中应保持眼睛和杯子的位置不变 B.一开始“看不到A点”是由于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C.“又看见了”是由于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发生了折射 D.刚看到B点时的入射角αB等于刚看到C点时的入射角αC 下列图中关于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  ) A.甲图中小孔成的是倒立的虚像 B.图乙所示炎热夏天公路上的海市蜃楼景象,是由光的反射现象造成的 C.丙图中白光通过三棱镜会分解成多种色光,在光屏上铺上一层红纸,只能看到黑色 D.丁图中漫反射也遵循光的反射规律 直线AB上的P1、P2、P3处分别放上蜡烛、凸透镜、光屏,恰好在光屏上得到烛焰的清晰、放大、倒立的像,那么(  ) A.AB上只移动蜡烛肯定可以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缩小,倒立的像 B.AB上只移动光屏肯定可以再得到清晰、缩小、倒立的像 C.AB上只移动透镜肯定可以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缩小、倒立的像 D.无论移动什么均不可能在光屏上得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