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鲁科版八年级上7.1.3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一、选择题(共10题) 河蚌是一种常见的软体动物,其外套膜的作用是 A.保护身体内部柔软的部分 B.进行气体交换 C.使身体不断的运动 D.分泌物可以形成贝壳 下列有关昆虫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昆虫身体不分节,体表有角质层 B.昆虫的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 C.苍蝇、蚊子和蝗虫都属于昆虫 D.昆虫具有 对足、一般有 对翅 福建三明自然保护区发现一个新物种,以发现者的姓名命名为“郭亮珠步甲”(如图)。根据其形态特征判断,这应是一种 A.爬行动物 B.蜘蛛 C.软体动物 D.昆虫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中的蝉是 A.节肢动物 B.软体动物 C.两栖动物 D.爬行动物 小春同学在公园看到了下图中的动物,其中属于昆虫的是 A.①② B.①②③④ C.②④ D.①②④ 河蚌体表的贝壳形成的原因是 A.水里的某些物质在河蚌体表沉积 B.河蚌的珍珠层能不断增厚 C.河蚌外套膜的分泌物形成 D.河蚌的珍珠层分泌物形成的 蝗虫在生长过程中,必须蜕皮的原因是 A.外骨骼不能生长 B.外骨骼损坏,需形成新的外骨胳 C.表皮细胞老化,死亡 D.蝗虫的形态发生改变 蜘蛛不属于昆虫,因为它 A.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B.身体分节且分部 C.触角和足分节 D.具有四对足 以下这些特征对动物的意义,与其他三种不同的是 A.钉螺会把自己封闭在螺壳中 B.乌贼在紧急时会喷出墨汁 C.蜗牛的足在爬行时分泌黏液 D.扇贝分泌珍珠质包裹沙粒 在无脊椎动物中,昆虫分布最广泛,活动范围最大,其主要原因是 A.体表有外骨骼 B.身体分部 C.具有翅 D.适于陆地生活 二、综合题(共4题) 如图为蝗虫的外部形态图,请回答: (1) 它的身体分为【一】 、【二】 、【三】 。 (2) 蝗虫共有 对足,其中适于跳跃的是发达的【 】 。 (3) 蝗虫体表有 ,用于呼吸。 实验法是生物学科的重要的科学探究方法。学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们通过实验活动进一步认识和了解不同动物的特征和生活习性,收获颇丰。 (1) 蚯蚓是人类的好帮手,在观察蚯蚓时,要经常往其体表滴水以保持湿润,原因是为 。用手轻轻抚摸蚯蚓,会发现身体的一面有粗糙不平的感觉,这是因为 。观察蚯蚓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 构成,属于 动物。随后小组成员设计了两个实验来探究适合蚯蚓生存的环境: 实验一探究的问题是 。 实验二的变量是 。 通过这两个实验得出的结论应该是:蚯蚓适合 的生活环境。 (2) 学习了蝗虫的呼吸后,同学们对蝗虫的呼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出现了意见分歧。正方同学认为呼吸器官在头部,因为头部是蝗虫的 中心,反方同学则认为呼吸器官在 、 部,因为仔细观察后,在其两侧找到了排列很整齐的一行小孔。于是设计了以下实验。结果是 组蝗虫先死亡,可知,这些小孔叫 ,是空气进出蝗虫的通道。根据蝗虫的呼吸特点,提一条室内灭蚊蝇的方法: 。 (3) 实物观察有利于学习的记忆和理解。课堂观察缢蛏也曾令同学们兴奋,你还记得这个小动物是如何生活的吗? 想要充分观察内部结构,需要打开 ,这么坚硬的结构却是柔软的 分泌的物质形成。运动靠 来进行,在 和 进出水的过程中,靠 进行呼吸,仔细观察会发现该结构有多瓣,呈皱褶状,这对呼吸的意义是 。 下列是蝗虫形态结构图,请据图回答: (1) 蝗虫头部有感觉器官和口器,与之相适应的功能是 。 (2) 蝗虫的运动器官是 和 ,位于身体的腹部。 (3) 蝗虫的体表有坚韧的 ,对身体有保护作用,同时防止体内水分蒸发,此外蝗虫体表还有 ,用于呼吸。 如图为蝈蝈的外形结构图,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 它的身体分为 部、 部和 部。 (2) 用手触摸蝈蝈的身体时比较坚硬,原因是 ,它的作用是 。 (3) 蝈蝈与蝗虫一样均属于昆虫,其原因是它们共有 对触角, 对足和 对翅。 (4) 蝈蝈与蜈蚣、虾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