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270009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文言文阅读精选题(二)(含答案)

日期:2024-06-04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87次 大小:100292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部,阅读,选题,文言文,编版,小升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小升初文言文阅读精选题(二)-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部编版 文言文阅读。 曾参(shēn)教子 曾子之妻之①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②(rǔ)还,顾反③为女杀彘④(zhì)。”妻适⑤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⑥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注释]①之:到。②女:通“汝”,你。③顾反:回来。“反”通“返”。④彘:猪。⑤适:到……去。⑥戏:开玩笑。 1.给句中加点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 ①曾子之妻之市( )②其子随之而哭泣( ) A.指儿子B.古代特指有学问的男人,是男人的美称 2.给下列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 B.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 C.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 D.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 3.关于这个故事给人的启示,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身教重于言教 B.成人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很大 C.有志者事竟成 D.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启蒙老师 文言文阅读 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注释】①捉:拿起来,举起②轩冕:这里指贵官。③故:原来,依旧④废:放下⑤席:坐具,坐垫 4.下列对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是( ) A.管挥锄与瓦石/不异 B.管挥锄与瓦/石不异 C.管挥锄/与瓦石不异 D.管挥/锄与瓦石不异 5.下列对“之”字的理解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华捉而掷去之 B.钟子期听之 C.有一牧童见之 D.三到之中,心到最急 6.结合注释,解释“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这个句子的意思。 _____ 7.我能从“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和“宁读书如故”感受到管宁是一个_____、_____的人。 阅读小古文,回答问题。 迂公修屋 有迂氏者,世称迂公,性吝啬。篱败不修,瓦裂不葺。一日,夜半暴雨,屋漏如注,妻子①东藏西匿,仍半身淋漓。妻且号且诟②,诘③曰:“吾适④尔,因汝家富,不意乃受此累。汝何以为父?何以为夫?”迂公无奈。旦日,延⑤人治屋,然自后二月,天晴月朗,不见雨兆。迂公叹曰:“适⑥葺治,即不雨,岂不徒耗资财?” 【注释】①妻子:妻子和儿女。②诟(gòu):责骂。③诘(jié):责问。④适:指女子出嫁。⑤延:请。⑥适:刚刚。 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篱败不修(失败) B.不意乃受此累(料想) C.不见雨兆(征兆,预兆) D.岂不徒耗资财(白白地) 9.文中有三个字意思相近,都表示修理,是____、____、____。 10.你同意迂公最后说的话吗?为什么? _____ 11.对故事寓意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故事讽刺了贪财吝啬、视财如命的人。 B.故事讽刺了只顾及自己,不考虑他人感受的人。 C.故事讽刺了目光短浅,看不见长远利益的人。 D.故事讽刺了不早准备,临时抱佛脚的人。 阅读。 北人食菱 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食菱,并壳入口。或曰:“食菱须去壳。”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夫菱角生于水中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注】①菱:俗称菱角,形状像牛头,紫红色,水生植物,果实可以吃。性喜温暖和充足阳光,盛产于我国中部和南部。果实有硬壳。②仕:在……做官。③坐:因为。 1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食菱:_____ (2)或曰:_____ (3)其人护其短: _____ (4)欲以清热:_____ 1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我非不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