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277667

4.2《扬州慢》教学设计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日期:2024-06-24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81次 大小:33489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扬州慢,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统编,高中
  • cover
课题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一单元 《扬州慢》 课 型 新授课 课 时 1课时 教材分析 《扬州慢》写的是劫后孤城,聚焦于扬州今昔盛衰的对比,词人一面描摹眼前景象,一面想象杜牧重游故地的震惊和悲哀,强化了兵火劫后的沉痛心情。学习这首诗歌的时候,一方面要注意体会诗歌所要表达的情感,另一面要注意品味诗歌的声韵之美。 教学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了解姜夔及创作背景,了解文体知识。 思维发展与提升:运用联想和想象,品味词的意境,深切感受黍离之悲。 审美鉴赏与创造:学习词中对比、虚实结合、情景交融、用典等艺术手法。 文化传承与理解:体会作者忧国伤时、抚今追昔的哀思,培养爱国情怀。 教学重点 品味词的意境,赏析对比、虚实结合、情景交融、用典的艺术手法。 教学难点 深切感受黍离之悲,体会作者忧国伤时、抚今追昔的哀思。 教学过程 【课堂导入】 中国有一个城市被称为“中国的月亮城”,因为这里的月亮最多情,这里的月光最温柔,这里的月色最朦胧,这个城市就是“扬州”。正所谓“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如果可爱的明月有三分光华,扬州就独占二分啊。) 但800多年前,年仅22岁的姜夔经过扬州时却有着不同的感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别是一番滋味的《扬州慢》。 任务一:了解相关文学常识 1. 走进作者 姜夔(约1155—约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属江西)人,南宋后期婉约派的代表作家。一生漫游各地,政治上困顿、失意,最后在贫困交迫中死于杭州西湖之畔。一生好学、好客、好藏书。他多才多艺,擅长诗词,精通音律,工于书法,精于鉴赏。 姜夔与辛弃疾、杨万里、范成大等很多文人学士有密切的往来,诗词皆卓然成家。词风清丽典雅,以冷香幽韵和瘦骨逸神独擅胜场,为清代浙派词人所尊奉。他深谙音律,集中十七首自度曲,都旁缀音谱,是流传至今的唯一完整的宋代词乐资料。著有《白石道人诗集》、《白石道人歌曲》。 2. 写作背景 本词是作者22岁时路过扬州所作。扬州,在隋、唐、北宋间是著名的繁华之地。古代诗人曾用“春风十里扬州路”,“十里长街市井连”等诗句来描绘它的市容。晚唐大诗人杜牧一生挚爱扬州,曾在此流连十年之久,这里有他无数的浪漫回忆,留下他无数的动人诗篇。词人虽然初到扬州,但对这样一座历史名城并不陌生。 然而,在南宋时,金兵频频南侵,扬州屡遭兵火,如今映入作者视野的却是一片荒芜,满目疮痍,词人顿生山河破碎之感。作者写本词时,宋金隆兴和议已达12年之久。南宋朝廷苟安半壁,朝纲废弛。词人目睹当年经强敌侵凌后扬州城的累累伤痕和苦难频仍的现实,岂能无动于衷?因而追怀丧乱,感慨今昔,写下了这首词。 3. 解读题目 扬州 扬州历史悠久,文化璀璨,自古天下闻名。瘦西湖,大明寺,茱萸湾,有无数美景令人流连忘返。扬州的月亮更是令人沉醉,“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只为一睹扬州月亮的风采,连隋炀帝都“但求死看扬州月,不愿生归架六龙”。 慢 这是一首慢词。慢词是依据曲调舒缓的慢曲填写的词。 姜夔作词,常自谱曲而不用现成曲调,所以词牌词题是统一的。《扬州慢》既是词调(词牌)又是题目,与词的内容密切相关,后来只被用作词谱,就与词的内容无关了。 任务二:诵读诗词,理解词意 1. 诵读诗词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2. 理解词意 (序)淳熙丙申至日,余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 翻译:淳熙丙申至日,我路过扬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