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280431

初中科学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册 期末专题训练 阳光与土壤(含答案解析)

日期:2024-06-16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84次 大小:19027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初中,阳光,解析,答案,土壤,训练
  • cover
阳光与土壤 一、单选题 1.下列物体属于光源的是(  ) A.发生反光的黑板 B.明亮的月亮 C.正在播放的液晶电视 D.播放视频的投影仪幕布 2.花生俗称“落花生”,是因为它开花受精后子房柄会迅速伸长并钻入土中,然后子房在土中发育成荚果。因此,适于花生栽种并能提高产量的土壤类型应是(  ) A.黏土类土壤 B.砂土类土壤 C.壤土类土壤 D.以上三种都可以 3.下列物体属于光源的是(  ) A.反射阳光的镜子 B.月亮 C.放电影时所看到的银幕 D.正常工作的电脑显示器 4.下列物体属于光源的是(  ) A.阳光强烈时发生反光的黑板 B.正月十五明亮的月亮 C.正在播放节目的液晶电视 D.正在播放视频的投影仪幕布 5.在草原地区滥挖发菜、冬虫夏草和甘草等药用植物或珍稀食用植物的行为会对土壤造成的危害是(  ) A.化学污染 B.生物污染 C.盐渍化 D.水土流失 6.下列不属于人类对紫外线的应用的是(  ) A.利用紫外线消毒灭菌 B.日光浴 C.鉴别纸币的真伪 D.电视机的遥控器 7.阳光灿烂的日子,在茂密的树林下,常能在地上见到许多圆形的光斑,这些光斑是(  ) A.太阳的影子 B.太阳的像 C.树叶的影子 D.树叶的像 8.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光沿直线传播的是(  ) A.立竿见影 B.日食、月食 C.小孔成像 D.早晨,太阳在地平线以下,我们却已经看到了红彤彤的太阳 9.农民们常说“盐碱地种庄稼,十年九不收”。从植物生长的需要看,盐碱地不适宜种庄稼的根本原因是(  ) A.盐碱地中的无机盐不能被植物吸收 B.土壤溶液浓度过小,植物吸水过多 C.土壤溶液浓度过大,不利于根对水的吸收 D.土壤溶液浓度过大,根吸水过多 10.生物在土壤形成过程中的主要作用是(  ) A.涵养水分 B.增加有机物的积累 C.加速岩石的风化 D.增加空气的比例 11.如图所示是一个放置于宁波某地水平地面上的简易计时模型,圭杆垂直底盘。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杆影的形成是由于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B.一天内,杆影移动是由地球公转造成的 C.一天内,正午的杆影最短 D.该模型依据杆影的方位计时 12.如图太阳光穿过一条狭缝,射到三棱镜上,从棱镜另一侧的白纸屏上可以看到-条彩色的光带,以下有关现象分析不符合事实的是(  ) A.该现象是光的色散 B.太阳光为入射光线 C.太阳光发生光的反射 D.红光偏折程度小于紫光 13.地球获得的太阳辐射几乎是平行的原因是(  ) A.太阳很大,发出的光都是平行的 B.太阳离地球很远,而且地球比太阳小得多 C.太阳离地球较近,而且地球比较大 D.以上说法均正确 14.我国科学家在南极考察时,轮船困在南极冰层中,用黑炭、煤炭铺在冰面上,可使船安全脱险,其合理解释是(  ) A.黑炭、煤炭燃烧产生热量,使冰熔化 B.黑炭、煤炭的颜色是黑色的,吸收太阳辐射的能力强,使冰熔化 C.黑炭、煤炭跟冰反应,使冰熔化 D.没有什么科学依据 15.用自制针孔照相机观察烛焰,有以下四种说法: a.薄膜上出现的烛焰的像是倒立的; b.薄膜上烛焰的像可能是缩小的也可能是放大的; c.保持小孔和烛焰的距离不变,向后拉动内筒,增加筒长,烛焰的像变大I d.保持小孔和烛焰的距离不变,向前推动内筒,烛焰的像更明亮。 对于这四句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A.abcd B.acd C.ab D.cd 16.在探究树荫下光斑的综合实践活动中,为了研究孔的大小对光斑形状的影响。小明设计了四种有不同形状孔的卡片甲,并用另一张卡片乙覆盖在甲上,如图所示。接着,从图示位置沿箭头方向水平移动乙,观察光斑形状的变化情况,下列合乎要求的是(  ) A. B. C. D. 17.据《湘江晚报》报道:“湘江河灯饰景观工程全长6千米,每千米每小时耗电8千瓦时,比普通灯管要节约电能30%一40%,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