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324769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10古诗三首(课件)共2课时

日期:2024-06-03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16次 大小:1476213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统编,语文,六年级,下册,古诗,三首
    (课件网) 10 古诗三首 坚贞不屈、报效祖国 (单元主题) 学习方法 一读,反复诵读 二查,查阅资料 三疑,学贵有疑 四思,深入思考 1.字词难理解 2.诗意难表达 3.情感难揣摩 明确学法 学习古诗时遇到的困难: 学习古诗的策略: 根据之前学过的古诗,总结学习古诗的经验。 李贺,唐代著名诗人,有“诗鬼”之称,与李白、杜甫、王维齐名。 于谦,明朝名臣,军事家。 郑燮,号板桥,清代书画家、文学家,“扬州八怪”之一,诗、书、画世称“三绝”。 走近作者 马 诗 [唐] 李 贺 大漠/沙如雪, 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 快走/踏清秋。 yān luò 石灰吟 [明] 于 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fén 竹 石 [清] 郑 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jìng sì xiè chuí záo 一读 : 反复诵读,读准字音,注意朗读节奏。 二查:再次朗读古诗,边读边圈出不明白的地方。读完后查阅资料,理解圈画词语的含义。 查阅资料的途径: 1.找书上的注释。 2.查工具书、网络搜索。 3.读阅读链接。 注释: 燕山:指燕然山。这里借指边塞。 钩:古代一种兵器,形似月牙。 何当:何时将要。 金络脑:用黄金装饰的马笼头。 走:跑。 清秋:清朗的秋天。 注释: 千锤万凿:无数次的锤击、开凿。 等闲:平常。 浑:全,全然。 清白:指高尚的节操。 注释: 千磨万击:无数次的磨难和打击。 任:任凭。 尔:你。 马诗 [唐]李贺 大漠/沙如雪, 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 快走/踏清秋。 大漠平沙万里,在皎皎明月的映照下就像皑皑白雪, 燕山连绵起伏,一弯明月当空,形似锋利的吴钩。 骏马何时才能套上用黄金装饰的马笼头, 在清朗的秋日纵横驰骋啊! 想象画面解诗意。 只有通过铁锤钢钎无数次的锤击、开凿,才能将石灰石从大山中开采出来。 在石灰窑里用高温煅烧石灰石,这对于它来说,就像是平常事。 只为了将一色的纯白留在人世间。 石灰石毫不惧怕被研磨成石灰粉。 进入情境理解诗句。 石灰吟 [明] 于 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欣赏书画解诗意。 欣赏书画解诗意。 青山之上傲然挺立的竹子如此苍翠挺拔, 原来它已深深地扎根于石缝之中。 任凭你是风吹雨打,还是霜寒雪冻,面对无数的磨难打击,它自岿然不动。 《马诗》:描绘了在苍茫的边塞,骏马渴望( ),展现了一匹( )的骏马形象。 《石灰吟》:介绍了( ),赞颂了石灰( )的品格。 《竹石》:刻画了一株( )的竹子,表现了竹子的( )。 回顾:这三首诗分别写了什么? 顽强不屈 剽悍矫健,渴望征战沙 扎根破岩,咬定青山,傲对风雨 坚忍不拔,清白高洁 石灰煅烧的整个过程 戴上金络脑, 驰骋疆场 一读,反复诵读。 二查,查阅资料。 三疑,学贵有疑。 四思,深入思考。 学习古诗的策略: 方法小结 1.查阅三首诗的作者生平,历史背景和作者的其他作品,为下节课做准备。 2.熟读三首古诗,试着背一背,并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课后作业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课件网) 10 古诗三首 学习古诗的策略: 一读,反复诵读 二查,查阅资料 三疑,学贵有疑 四思,深入思考 作者生平 历史背景 作者的其他作品 明确学法 品味手法 托物言志:作者借写一种物来表达自己的志向 资料一:李贺,字长吉,是“长吉体诗歌开创者”。唐代河南福昌人,是唐高祖李渊的叔父李亮的后裔。有“诗鬼”之称,留下了“黑云压城城欲摧”“雄鸡一声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千古佳句。 资料二:李贺,唐代著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