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6335856

《扬州慢》课件(共12张PPT)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

日期:2025-10-13 科目:语文 类型:课件 查看:59次 大小:4755156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6
扬州慢,课件,12张,PPT,高教,中职
  • cover
(课件网) 扬 州 慢 姜夔 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南宋中后期婉约派代表词人。一生未入仕途。工诗词、善书法、精音律。词风清空骚雅,超逸空灵。 在南宋词坛上,姜夔、辛弃疾、吴文英鼎足而三,成为“清空”词派的代表作家。著有《白石道人诗集》、《白石道人歌曲》。 扬州慢,词牌名,写的是扬州战后的景象,又是慢词,故称扬州慢。 《扬州慢》乃姜夔自作调,“白石因游扬州而作,创为新调,即以词意名题,其所言即扬州之事。” 慢词是依据曲调舒缓的慢曲填写的词,重抒情,一般都比较长。但与长调有别,长调单指字数(习惯上58字以内为小令,59—90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 《扬州慢》共98个字,是一首长调,也是一首慢词。 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小 序 ·周大夫行役路过旧都,见昔日宫殿夷为平地,有感于周室的颠覆,悲伤而作。 ·黍离之悲表示家国残破之痛、昔盛今衰的感伤之情。 ·“亡国之痛,兴亡之感”→“黍离之悲” 《黍离》之悲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上片有哪个词可以来概括今日的扬州城特点?哪些方面渲染? 空城 1)视觉:尽荠麦青青;废池乔木;黄昏。 2)听觉:清角吹寒 昔日的扬州城是怎么样的呢?请用红笔画出来。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春风十里。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赏析: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赏析: ①拟人→浩劫的目击 者→战争恐怖、敌 人凶残 ②它们“犹厌言兵”, 何况当地的人民呢 反映了人民对侵略 战争的极端痛恨。 如果唐朝的杜牧穿越来到南宋的扬州,会是什么感受?为什么有这种感受? ·“惊” ·因“空”而“惊 ”:扬州凄清荒凉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 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曾经在杜牧笔下流淌过无数赞美扬州诗文,可是面对今日的扬州,杜牧极度的惊讶,再有才华也难赋深情的诗文来了。 文章引用了很多杜牧的诗句,向我们展现过去扬州的繁华,有什么好处? ①形象更加鲜明,增加了文采 。 ②以昔日的繁华,反衬了今日的荒凉,使词更沉郁,内容更加丰厚。有力地表达了作者对扬州昔盛今衰的无限感伤。 这首词抒发了词人“黍离之悲”,作者即事写景,触景生情,情景交融,我们可以思接千载,体验词人为祖国山河的残破、人民的不幸而极其沉痛的心情。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