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341540

暑假20天提升作业 语文第17天—我与地坛(节选)(含答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46次 大小:2155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暑假,20天,提升,作业,语文,17天
    高一年级20天轻松提升语文第17天 我与地坛(节选) (建议用时40分钟) 一、基础达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就是在这一天,我在梦中迈开步子走向故乡张村,也走向记忆深处的童年……初夏时分在村子里闲逛,逮一种叫“苞米虫”的昆虫,用秸秆插进它肩胛骨的位置,就得到了一只生物电扇。小伙伴们会____ 地用它吹去额头上的汗珠。跑去菜园看浇水,抽水机嗡嗡作响,清冽的地下水便喷涌而出,不疾不徐地跳过垄沟。正式的夏天是从吃豆角的那天开始的。豆角炖猪肉,因为用铁锅,汤会发黑,却也吃得____ 。盛夏,烈日当空,(  )。秋天,它们悄悄地把籽洒落在地上,以为自然界无为而治,大有来年生根发芽的机会。白菜长成比较大棵的时候,热力减弱,宇宙间满是浓白的秋光,云朵淡淡,霜雪已在孕育……梦醒了,可梦境的一切仍____ ,耳畔仍回响着遥远的抽水机黑胶皮水管中流淌的汩汩歌声,____ 。有着三百年岁月的张村,就是座纪念馆,对我充满了无穷魅力。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不胜其烦 津津有味  栩栩如生  绵延不绝 B.不厌其烦 大快朵颐  栩栩如生  绵延不绝 C.不厌其烦 津津有味  历历在目  不绝如缕 D.不胜其烦 大快朵颐  历历在目  不绝如缕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黄瓜不那么好吃了,可是西红柿却正好,裂开了,就像花朵,它的藤枝用布条绑在架子上 B.西红柿正好,裂开了,就像花朵,它的藤枝用布条绑在架子上,可是黄瓜却不那么好吃了 C.西红柿正好,它的藤枝用布条绑在架子上,西红柿裂开了,就像花朵,可是黄瓜却不那么好吃了 D.黄瓜不那么好吃了,可是西红柿却正好,它的藤枝用布条绑在架子上,西红柿裂开了,就像花朵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有着悠久岁月的张村,就是座纪念馆,对我充满了无穷魅力。 B.有着三百年悠久岁月的张村,就是座纪念馆,对我充满了无穷魅力。 C.有着三百年悠久岁月的张村,就是座纪念馆,充满了无穷魅力。 D.有着悠久岁月的张村,就是座纪念馆,充满了无穷魅力。 4.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 A.当下,一些中国青年喊出了“慢就业”的口号,有些人对此嗤之以鼻,认为年轻人是“垮掉的一代”。对于这种看法,笔者敬谢不敏。 B.作为陈教授的学生,你却在背后说他的不是,真是忝列门墙!你让大家怎么说你好呢 C.看过司徒乔的油画之后,我很想再去拜读一下他的夫人冯伊湄写的一本回忆录———《我的丈夫司徒乔》,以期对司徒乔这位艺术天才有更深入的了解。 D.某领导给下级的批示:这个问题事关重大,望你组织群众讨论后再行钧裁。 5.仿照下面画线的句子,再续写三个句子,使语段内容更加丰富。 母亲是疲惫中的一杯龙井,当你软弱无力时,只消几口就使你神清气爽;母亲是烦恼中的一曲古筝,当你意懒消沉时,幽雅的旋律一飘荡,眼前立即一片清脆;_____;_____ ;_____……母亲是世上最芳香、最伟大、最温暖、最美好、最强大、最光明的同义词。 6.在高三年级“成人仪式”上,一位母亲分享了自己的成长经历,并对同学们提出恳切希望,接着将由学生代表发表成人感言。如果你是主持人,如何串起两人的发言 请拟写一段串词。要求:①引用古诗文名句;②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③语言连贯、得体,感情真挚。 答:_____ _____ 二、阅读拓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娘的那轮中秋月 余显斌 故乡在山中。那儿有青葱的竹林,有粉白的房子,有密如细雨的虫鸣。这一切,在中秋的晚上,都显得那么温馨,显得那么和谐。这时,一轮月缓缓地升起来。这,是故乡的中秋月。故乡的中秋月下,总少不了响亮的笑声,是一群孩子的笑声。 中秋,对于小村而言,很是热闹。 小村人一直有中秋做月饼的习惯。小村的月饼,做法很简单:村人将芝麻炒熟,粒粒饱满,然后和白糖搅拌在一起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