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385119

8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 暑假预习知识单

日期:2024-05-14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70次 大小:296420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英法,联军,远征,中国,巴特勒,上尉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 知识单 课本原文 作者简介 雨果(1802~1885),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法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人和小说家之一。他的创作期长达60年之久。作品包括诗歌、小说、剧本、哲理论著,给法国文坛和人类文化宝库增添了一份十分辉煌的文化遗产。其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 故事背景 1856年~1860年,英、法帝国主义发动了侵略我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打开中国大门后,看到富丽堂皇的宫殿园林,眼花缭乱的侵略军马上开始了疯狂的劫掠。接着,联军司令部下达了可以“自由抢劫”的通知,一万多名英法官兵争相入园,个个满载而归。连续多天的抢劫之后,英国人额尔金又提出:“只有烧毁圆明园一事,最为可行……此举能使中国皇帝产生最大的震动。”英国首相巴麦尊对此不仅同意,还说:“如果北京皇宫遭受同样对待,我将十分高兴。”1860年10月18日,3500名英军手持火把再度进入圆明园,到处点火。园内300多名太监、宫女和工匠葬身火海,这座巨大宫苑烈焰腾起三天,余烟月余不息。真可谓“一炬毁名园,千古江山留恨迹”。而作为强盗之一的巴特勒上尉,却想利用雨果的显赫声望,让他为远征中国的所谓的“胜利”捧场。但是雨果,这位正直的作家,没有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他以人类的良知,于1861年11月25日写了这封回信,痛斥了英法联军的罪恶,同时对中国遭受的空前劫难寄予了深切同情。 理解词义 赞誉 zàn yù:赞美、称扬。 恍若 huǎng ruò:形容茫然,或指好像,仿佛。 绸缎 chóu duàn:绸子和缎子,也泛指丝织品。 琉璃 liú li:一种用铝和钠的硅酸盐化合物烧成的釉料。常见的有绿色和金黄色两种。加于毛坯的外层,烧制成带釉的盆、缸、砖瓦等。 惊骇 jīng hài:惊慌害怕。 瞥见 piē jiàn:一眼看见。 剪影 jiǎn yǐng:照人脸或人体、物体的轮廓剪纸成形,比喻对于事物轮廓的描写 劫掠 jié lüè:抢劫、掠夺(财物或人)。 赃物 zāng wù:因犯罪而取得的财物。 制裁 zhì cái:对违法者依法给予惩罚。 荡然无存 dàng rán wú cún:形容东西完全失去,一点没有留下。 富丽堂皇 fù lìtáng huáng:形容建筑物华丽雄伟。也形容场面华丽而盛大。 丰功伟绩 fēng gōng wěi jì:伟大的功绩。 课文分段 第一段:(1)交代写作缘由。 第二段:(2-9)作者以热情赞美圆明园的辉煌灿烂,强烈谴责英法联军的侵略罪行。 第三段:(10)呼应开头,表达对英法联军侵略行径的愤恨之情。 问题解疑 1. 文章的开头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作者在信的开头并不是开门见山地说明自 己的态度,而是先提出对方错误的观点,具有极浓 的讽刺意味。这样写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继续往下看,更能宣泄作者愤怒的感情。 2. 作者极力赞美圆明园的美好秀丽有什么作用? 赞美圆明园的美好秀丽,突出圆明园的世界地位和无与伦比的艺术价值,以“美” 衬“丑”,突出英法联军的罪恶行径。 3.作者把圆明园与希腊巴特农神庙、埃及金字塔、罗马斗兽场、巴黎圣母院相提并论有何作用? 把圆明园与巴特农神庙、金字塔、斗兽场、圣母院相提并论,突出圆明园在世界艺术史上的地位和价值,也反映了作者对圆明园这一世界奇迹的无比热爱和对人类文明的热爱。 4. “这个奇迹已经消失了”独立成段,有什么作用? 本题运用独句段作用分析法解答。这句话独立成段,起到突出强调的作用。在内容上和前一段形成强烈的对比,达到一种震撼人心的效果。在结构上起到过渡作用。这样一座神奇秀丽的园林建筑为什么消失了呢?引起读者的阅读欲望,从而过渡到对奇迹消失的原因———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叙述上来。 5. “丰功伟绩!收获巨大!”这两句话有什么表达效果? “丰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