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639347

第12课 民族团结与民族区域自治

日期:2025-04-27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9次 大小:460660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民族,12课,团结,区域,自治
  • cover
课件50张PPT。爱我中华 这首歌表达了中华儿女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五十六个星座 五十六枝花 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 五十六族语言 汇成一句话 爱我中华 爱我中华 爱我中华 咳罗尼罗咳罗咳 咳罗尼罗咳罗咳咳罗尼罗咳罗尼罗咳罗 爱我中华 爱我中华 健儿奋起步伐 爱我中华 建设我们的国家 爱我中华 中华英姿蓬发 爱我中华 五十六族兄弟姐妹 五十六语言汇成一句话 爱我中华第12课 民族团结与民族区域自治第12课 民族平等与民族区域自治 民族平等与民族团结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各民族共同繁荣政策目的说一说,比一比你能说出哪些少数民族的名称?返回民族大团结观察地图,你发现了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吗?2、西部多,东部少1、大杂居,小聚居1、你认识下列民族吗?民族知识小竞赛:傣族苗族满族蒙古族维吾尔族朝鲜族壮族黎族瑶族藏族汉族回族2、你知道这些节日分别是哪些民族的吗? 2、比一比,赛一赛1、泼水节2、火把节3、古尔邦节4、雪顿节傣族、阿昌族、 德昂族、佤族 布朗族等泼水节是傣族的节日,于傣历6月15日举行,相传为纪念十二个姑娘杀死魔王,轮流抱着滚烫的魔头泼水降温直到魔头死去,后发展为辞旧迎新的节日。被泼的水越多受到的祝福就越多。返回哈尼族、拉祜族 纳西族、傈僳族 白族、彝族等火把节白天饮酒,并举行摔跤,赛马,斗牛等庆祝活动,入夜点起篙火,燃起火把在田间林边游行,以祈愿除虫害,祝福健康快乐! 返回古尔邦节 是伊斯兰教的三大节日之一,在每年回历的12月10日,节前人们清扫庭院,准备节日的食品,清晨沐浴焚香,到清真寺参加会礼 。图为到清真寺参加会礼 。回族、乌孜别克族 哈萨克族、保安族 塔吉克族、塔塔尔族 柯尔克孜族、东乡族 撒拉族、维吾尔族等返回雪顿节意思是吃酸奶子的 节日起源于17世纪前,时间 从藏历的6月29日到7月5日结束 。藏族 假如你是国家领导人,你如何管理中国这个多民族的大家庭?2、建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实施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民族政策品味经典 解读历史唐朝的民族政策政策:“全其部落,顺其土俗”的开明政策。 行政制度:“羁縻州”(设立于内地不同的行政设施,长官都由当地人来担任,可以世袭,政府一般不过问其内部政务,这种统治边远民族的地方行政制度,叫“羁縻州”) 影响:维护了国家统一,唐朝繁荣昌盛。元朝的 : 维护特权,强化统治。 :制造民族分歧,加深了民族矛盾,激起各族人民的不断反抗和起义,促使元朝统治走向崩溃。目的后果民族分化政策 元朝实行民族分化政策,把全国各族人分为不同等级,当时有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和南人4个等级。元朝中央和行省长官,地方官吏首选蒙古人,有缺才依次参用色目人,汉人。元朝法律规定:蒙古人殴打汉人,汉人不得还手;蒙古人打死汉人,只罚他出征和赔偿丧葬费;汉人打死蒙古人,则判死刑;汉人,南人不准私藏武器,集体打猎或集会祭祀。由于制造民族岐视,加强民族压迫,激起各族人民的反抗和起义,促进元朝统治走向崩溃。唐太宗说: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的观点正确吗?返回一、民族平等与民族团结㈠民族分布格局:大杂居、小聚居 ㈡新中国民族政策:民族平等、民族团结 具体表现:P67、P70--71 ⑴政治上:保障少数民族平等参与______。 ⑵习俗上: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________。 ⑶文教上:保护少数民族具特色的____。 既反对_____,也反对______。 (4)经济上:安排_____,扶植_____ 意义:维护和促进了各民族和睦相处、______的良好民族关系。 国家政治生活宗教信仰大民族主义民族分裂主义民族文化建设项目民族经济共同繁荣进步少数民族委员步入人民大会堂全国政协会议会场返回西藏拉萨大昭寺举行佛法大事会为神灵而敲击的佤族《木鼓舞》返回2004.8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