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6414272

鲁科版七年级上4.4.2物质运输的管道练习(含答案)

日期:2025-11-21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15次 大小:15365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科版,七年级,4.4.2,物质,运输,管道
  • cover
鲁科版七年级上4.4.2物质运输的管道 (共16题) 一、选择题(共12题) 小明在“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实验中,观察到如图所示的血液流动情况。对于该实验,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最好选择颜色深的部位观察 B.必须在高倍镜下才能看到血液流动情况 C.可根据血液颜色的深浅分辨动、静脉 D.图中的三种血管中,③为静脉 在我们手背上能看到的“青筋”是一些血管,这些血管不具备的特点是 A.管壁较薄,弹性小 B.管壁内有瓣膜 C.管内血液由近心端流向远心端 D.管内流动的血液含氧较少、颜色暗红 下列关于实验操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A.测定种子发芽率不需要设置对照组 B.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需要在载玻片中央滴加生理盐水 C.制作黄瓜表层果肉细胞临时装片,观察叶绿体不需要用碘液染色 D.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将小鱼平放在培养皿中,将盖玻片盖在尾鳍上 我们四肢上的“青筋”是静脉,下面不属于静脉结构和功能特点的是 A.压力较低,血流速度较慢 B.管壁较薄,弹性较小 C.把血液从心脏送到身体各部分 D.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 下列实验探究活动中,不需要设计对照实验的是 A.模拟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 B.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 C.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 D.细菌对植物遗体的分解作用 人体内氧与血红蛋白分离的场所是 A.肺泡外毛细血管 B.组织细胞处毛细血管 C.肺动脉 D.肺静脉 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它们都只有 A.一层细胞 B.二层细胞 C.三层细胞 D.无法判断 在抽血或输液时,选用的血管是 A.动脉 B.静脉 C.毛细血管 D.上肢动脉 能够使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充分进行物质交换的血管是 A.上、下腔静脉 B.小动脉 C.四肢静脉 D.毛细血管 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时,毛细血管的辨别特征是 A.管腔较细 B.管腔较粗 C.血液流向心脏 D.管中红细胞成单行通过 如图甲为“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的实验材料;图乙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视野图象,①②③表示血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为了便于观察,应选取尾鳍色素少的、活的小鱼 B.①是小动脉,判断依据是血液由主干血管流向分支血管 C.②是毛细血管,判断依据是红细胞单行通过 D.血管中的血流速度由快到慢依次是③②① 下列关于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实例,叙述不正确的是 A.肺泡壁和其外面包绕着的毛细血管壁都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适于气体交换 B.小肠内表面有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大大增加了吸收营养物质的面积 C.动脉、静脉血管和心脏内有较多的瓣膜,能够防止血液倒流 D.大脑皮层有很多沟和回,增大了其总面积 二、综合题(共4题) 阅读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目前全世界每年有 万的冠心病患者需要接受心脏搭桥手术,之前搭桥所用的移植血管主要是取自患者自身,但自身供体血管有诸多局限性,而且对患者的创伤非常大,因此,各国都在努力进行人造血管的研发。 世纪初,各国学者利用聚乙烯、硅胶、蚕丝、织物等材料制成的管状物进行了大量的动物实验,但由于材料易被降解的问题,导致效果并不理想。直到 世纪末,聚氨酯材料因具备良好的顺应性和弹性,以及优良的抗血栓性而受到关注。 迄今为止,应用于临床的人造血管均为大、中口径。小口径人造血管对材料自身支撑力、血管的可缝合性以及抗凝血性能三方面的要求更高。 年,我国科研人员研发出了“三层仿生小口径人造血管”。这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以人体自身的小动脉作为参照的人造血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它以复合生物纳米材料制成,模拟了人体小动脉血管的三层解剖结构———单层上皮细胞构成的血管内膜、富含弹力的平滑肌纤维构成的中层和结缔组织构成的外层,具有抗凝血性能强,不易形成血栓,自身支撑力强,不易吸瘪的特点,更接近于人体血管的结构和功能,目前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